逾7成港人指回收箱不方便减低回收意欲 环团吁增回收箱数量

撰文: 侯彩琳
出版:更新:

世界绿色组织早前就港人对于回收的态度及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在逾800名受访者中,有逾9成人认同胶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同时,亦有逾7成受访者指,胶樽回收箱位置不方便及数量不足,会减弱了他们实践胶樽回收的意欲。

,世界绿色组织早前就港人的回收态度及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 800 名受访者中,逾 9 成认同胶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资料图片/林若勤摄)

世界绿色组织早前就港人的回收态度及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800名受访者中,有逾9成人认同胶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调查亦发现,有76.1%受访者表示,胶樽回收箱位置不方便,及数量不足会减弱他们实践胶樽回收的意欲;有77.5%受访者认为,胶樽回收箱的位置方便令其愿意将饮品胶樽放进胶樽回收箱。

2013年至2017年回收箱数目不加反减

世界绿色组织指,调查证明回收点位置方便及增加回收点数量有助提升市民回收意欲,但根据食物环境卫生署资料,设于 18 区路边的回收箱数目,由2013年的1,991个微跌至2017年的1,981个,5年间整体不加反减,少了10个。故期望部门继续增加回收点之余,同时改善回收点位置,包括将回收箱放于当眼处及人流高的地方,有助提醒市民于弃置废物前先考虑分类回收。

世界绿色组织呼吁增加回收点及提供经济诱因提升市民回收意欲。(资料图片/林若勤摄)

金钱回赠有助提升回收意欲 2毫为最低金额

除了回收箱数量问题,有7.3%受访者认为提供金钱回赠,有助提升回收意欲,逾56.4% 认为2毫已是推动回收的最低金额。而外国不少地方,包括挪威、荷兰及芬兰等地,于推行回收按金措施后,塑胶容器回收率获大幅提升至逾 9 成,成绩显著,其中德国更高达 98%。世界绿色组织指,调查反映只要能够提供经济诱因,即使金额不大,亦足以推动市民建立干净胶樽回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