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掂】 SA01_通识科应该何去何从?
“香港01会员最喜爱政策大奖”正式开始投票﹗“为正策士”今年继续举办第3届《策掂 - 杰出政策人大赛 2018》政策及游说比赛,《策掂》有别于传统政策比赛,致胜关键是政策游说(lobbying)。参赛同学要以自己倡议的政策建议,亲自做电话民调,再面对面游说“拆掂”不同立场不同光谱不同岗位的左中右真实持份者。
为增强参与者与市民的互动,今年“为正策士”更伙拍香港01,特设“香港01会员最喜爱政策大奖”,让参赛者可以将政策倡议,放上香港01专页直接面向所有持份者和市民,合资格的政策与队伍可以接受公众投票,得票率将占第3届《策掂 - 杰出政策人大赛 2018》终极游说总决赛当日评分的 20%。
以下是中学组别 SA01的政策倡议短片摘要:
参赛学校:梁式芝书院
近年,社会上对通识存在争议。有人认为通识令学生思维单向,鼓励学生以激进方式参与社会运动;有人要求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模式,强调批判性思考的重要,培养学生平衡不同意见的能力。即使社会上对通识科存与废意见对立,我们认为通识科的确能培养学生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六大课程目标有助培养正面价值观及思维能力。故我们的方案针对现时通识在施行上面对的问题,以通识六大课程目标作为蓝本提出建议。
现时学生压力大、课程冗长,且无法深入探究各单元下的议题。因此我们建议改革课程架构,采用3+1的设计(即三个必修部份及一个选修部份)。必修单元教授基础知识及概念,而选修单元以必修单元所学的概念作基础,进行研习,培养学生知识及技能转移能力。
为配合课程改革,我们提出“考评改革”,建议卷一依旧考核资料回应题,但考核内容只包括必修单元,除了考核应用和分析资料能力外,更加强评论题的比重。卷二考核资料回应题及延伸回应题,内容为选修部分,而延伸回应题是评核考生高阶思维能力和运用相关概念的灵活程度。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提出课程融入逻辑思维训练。不少报告指近年文凭试考生以框架式作答,思维能力欠佳。故此,我们希望教师能在讲授各单元时,适时教授逻辑思维方法,让学生判辨资料合理程度、理解题目逻辑,进而提升答题能力,解决考评局批评学生逻辑错误、违反常识的问题。例如教导学生演绎法,让学生答题时具备较严谨的论证方法,摆脱框架式思考的弊病。
“香港01会员最喜爱政策大奖”中学组
投票日期: 2月14日00:00至2月20日23:59
>>>>按此进入投票页<<<<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