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谈生死 年长照顾者的喘气空间  智障儿父:“找到同路人”

撰文: 柯咏敏
出版:更新:

根据政府统计处于2015年发表的《香港的残疾人士及长期病患者》统计报告,估计本港智障人士的人口约有7.1万至10.1万人,当中有3.8万位智障人士超过50岁。当照顾者面对自身及家人逐渐年老,身体机能衰退外,还有日积月累的照顾压力,他们的情绪可以向谁倾诉呢﹖

当智障人士步入年老,照顾者同样面对身体机能衰退的问题,加上情绪及经济压力,年长的照顾者均需要情绪的出口。(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年届70岁的陈爸爸推著轮椅上斜路,接送患有严重智障的儿子离开宿舍回家。陈爸爸曲下身子,双手伸直,试图用尽全身的气力把儿子向上推。坐在轮椅上的儿子看到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子,双手不停上下摆动,陈爸爸说这是代表他很高兴。“现在我最担心是我的健康和他(儿子)的健康,若然连我都不在了,他又可以怎样呢﹖”

陈爸爸于“开心茶座”中,除了饮咖啡,还会分享自己的情绪压力。(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年长照顾者:“‘冇事睇开啲’安慰不了我。”

陈爸爸并非单一的例子——他曾参与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的“开心茶座”活动,与其他年纪相约的照顾者分享他们的情绪压力,以及讨论他们过身前的准备。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助理服服总监黄嘉琪说:“他们在聚会找到其他较年长的照顾者,一起讨论丧礼,临终前仔女的安排,这些或许是其他长者的禁忌,但他们能够打开心扉去分享。”

“开心茶座”于2016年举办至今,活动以咖啡作介入,希望为参加者于充满压力的环境下,提供喘息的空间。黄嘉琪解释,咖啡的味道苦中带甘,当中又有甜,像照顾者的生活般五味杂陈。陈爸爸说:“朋友都知道仔仔的情况,但他们安慰说‘没事的,睇开啲’,他们不会明白身为照顾者的压力,在这里就可以找到同路人,有人明白自己。”

陈爸爸已年届70岁,他直言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担心日后怎样照顾儿子。(高仲明摄)
路德会何文田宿舍主任文慧仪说:“活动的目标很简单,想照顾者有同路人互相支援,还有给他们一个喘息的空间。”(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根据2018年《社联政策报》,家庭照顾者中有47.5%为60岁以上,以陈爸爸为例,他退休后虽然每月有一万多元退休金维持生活,但自身患有前列腺疾病及儿子的身体机能衰退,均是他现正面对的压力。纵然现时政府的“关爱基金”设有“为低收入的残疾人士照顾者提供生活津贴试验计划”,通过入息审查后每月最高可获4,800元津贴。然而,由经济、情绪到将来的打算,现行的福利津贴均未能为年长的照顾者以及他们的子女提供充份的援助。

路德会何文田宿舍主任文慧仪补充,活动是一个平台让照顾者互相支援,包括资讯的来往及情感的宣泄,这让他们感到有人从旁支持。“很多时照顾者只顾及身边的人,往往忽视了自身的需要,‘开心茶座’虽说有探讨生死的环节,但说到底目的很简单—让照顾者有一个透气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