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蛾灾|发展局:暖化致朱红毛斑蛾增加 细叶榕被食叶后已重生

撰文: 倪清江
出版:更新:

近日有报道指多区树木受朱红毛斑蛾虫害影响,发展局今晚(9日)社交媒体撰文指出,近年由于气候变化,朱红毛斑蛾的数目有所增加,蛾虫啃食树叶,令树木叶片减少,外观变差,但这不会对树木的整体健康和结构状况造成严重影响,大部份树木都会重新长出新叶。局方展示九龙公园内一棵细叶榕(古树名木LCSD YTM/97)于6月曾被蛾虫啃食树叶,不过到7月已重新长出新叶,整体健康和结构状况未受影响。

位于九龙公园的一棵细叶榕(古树名木LCSD YTM/97)于2024年6月曾被蛾虫啃食树叶。(发展局Facebook图片)

发展局指出,昆虫与树木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榕树与蛾虫并存是正常现象,蛾虫啃食树叶令树木叶片减少,不过大部份树木都会重新长出新叶。局方称,经部门实施防治措施,本港受蛾虫影响的榕树数目已由2021年的高峰时期超过四千多宗大幅回落至现时约一千宗。

发展局表示,树木管理办事处一直联同各树木管理部门,根据广被国际接纳的最佳作业方式-“综合虫害管理方法”(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因应蛾虫的生命周期及习性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务求清除蛾虫而不损害树木。措施包括:利用竹/草席、麻布袋或低黏性胶纸包裹树干,捕捉在树干上活动的幼虫;于蛾虫结茧期间,加强清除藏于树皮或树根隙缝、浅土层及落叶的虫蛹,缓减下一阶段成虫羽化的数量。

位于九龙公园的一棵细叶榕(古树名木LCSD YTM/97)于7月下旬重新长出新叶,发展局指整体健康和结构状况未受影响。(发展局Facebook图片)

局方表示,若相关措施未能有效控制蛾虫数量,部门会谨慎考虑树木地点、健康状况和保育价值等因素,适当喷洒除害剂或运用土壤及树干注射法,幼虫啃食树叶后便会死亡。在施用除害剂时,部门会遵循相关工作守则及程序,以免影响环境和公众。

局方又指,现时政府以“综合管理方式”保育和管理树木,即由负责管理政府设施或土地的部门护养所属范围内的树木。部门日常的护养工作,或会因应各自的工作计划和安排而有所调整,但过程中各部门均须跟随发展局统一的规定及指引行事,有效地为其管理的树木提供适切护养。

+9

该局称,树木办与部门会继续以专业的作业方式应对蛾虫问题,定期监察蛾虫情况,并透过由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主持的定期会议,交流相关经验,互相借镜、学习和协调,以提升病虫害预防及控制措施的成效;同时亦会适时征询专家顾问的意见,在有需要时调整相应的病虫害预防及控制措施。

树木办亦为树艺业界、物业业主及管理人员及市民举办专题讲座,由本地及内地专家学者分享防治蛾虫资讯。为使公众了解朱红毛斑蛾对榕树的影响及防治,树木办已将相关资讯供公众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