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蛾灾|朱红毛斑蛾袭大埔 80多棵榕树受害 最严重半棵被啃食

撰文: 曾凤婷
出版:更新:

去年朱红毛斑蛾一度入侵至新界多区,今年大埔区的榕树亦现蛾灾。有区议员在大埔市中心、船湾均发现蛾踪,影响区内树木及市民生活。今日(14日)大埔区议会环保、渔农、工商、食物及卫生委员会中讨论相关情况,部门代表表示,现时全港有2,500棵榕树和23棵古树受到影响,乡郊地带为重灾区,大埔区内则有80多棵榕树被红蛾啃食,但都能自我修复,毋须移除,目前当局会优先以物理及生物防治作处理。

大埔区议员陈蔚嘉表示,朱红毛斑蛾现时在区内的繁殖渐趋严重,希望部门能交代防治进展及方法,让他们了解最新情况。她指区内不少私人地方,例如屋苑内亦出现同类问题,惟大多管理人员会以最低成本,即使用杀虫剂消灭虫害,无法预计此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她指现时市民普遍不懂得用合适方法处理虫害,促请相关部门应加快教育公众。

今日(14日)大埔区议会环保、渔农、工商、食物及卫生委员会中讨论朱红毛斑蛾相关情况。(区政联盟大埔及北区工作队直播截图)

姚钧豪则对朱红毛斑蛾的影响向部门查询,包括红蛾的天敌、是否能协助减低其他虫害,以及朱红毛斑蛾对树木最坏的影响是怎样等。刘勇威则就区内的个别情况提问,例如有没有使用内吸性除虫剂、各部门的防治统筹安排,以及若红蛾啃食树的情况持续,会否影响树木结构等。

+1

发展局:朱红毛斑蛾数量比以往多 暂未有受影响树木须移除

发展局代表回复查询指,去年因天气炎热,导致朱红毛斑蛾繁殖量比以往多,惟在观察下,发现受影响的树木均能自我修复,回复正常状态。今年朱红毛斑蛾的出现比去年更早,在6月初时,全港有2,500棵榕树和23棵在古树名木册中的树受到影响,当中元朗、屯门及北区的乡郊地区为重灾区,大埔则有有80多棵榕树被红蛾啃食。目前,最严重的个案为半棵树都被啃食,惟未有影响树木因而需要移除,它们均能慢慢自我修复。

当局称会优先使用物理及生物防治处理

现时有四种方法作防治,包括用竹、草席或麻布袋包裹树干,捕捉树干上活动的幼虫、定期清走藏于树皮或树根隙缝及浅土层及落叶的虫蛹、使用辣椒水喷幼虫及使用土壤注射法/内吸性除虫剂,让除虫剂由根部浸透至树叶,使啃食树叶的幼虫死亡。代表强调会优先使用物理和生物防治作处理,使用除虫剂则为最后手段,会尽量避免影响生态。

现时,局方已联同9个部门加强各区的巡逻及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亦有联同不同地方的专家分享经验制定跟进指引。上述提到受影响的23棵古树名木册树木更会每周进行1次巡查,以密切留意其情况,而另外未有受影响的260棵古树(榕树)则会持续留意,若发现有幼虫,会尽早进行防治,亦会尝试使用新技术(土壤注射法/内吸性除虫剂)在一些扩散较严重的树木上。代表提到新技术的除虫剂会在2至3个月内分解,不会残留在树木中。

天敌为寄生蜂 繁殖速度未及制衡

代表续指,朱红毛斑蛾的天敌为寄生蜂,惟寄生蜂的繁殖量未有如红蛾多,并不能好好制衡牠们,使用杀虫剂更会同时把寄生蜂除去,故相关部门会每月留意红蛾繁殖情况,并将设立恒常机制去跟进。目前建筑署负责民居及斜坡内的树木,康文署则负责当中的2,200棵受影响树木,并会适时监察情况,作出相应处理。

对于公众教育,代表指已安排一系列的教育工作,如在7月底将会有网上的公众讲座,并会透过报章及传媒传递相应知识。至于有区议员担心屋苑会使用杀虫剂而影响环境,代表则指,管理公司人员有相应培训,惟杀虫剂的种类众多,市民难以分得清楚,故局方的大方向也是呼吁市民整体减少使用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