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署展城馆2楼翻新 设北都交椅洲人工岛展区 互动展品供打卡

撰文: 郭梓谦
出版:更新:

规划署辖下以香港规划和基建发展为主题、位于中环的展城馆已完成2楼翻新。发展局局长宁汉豪今日(21日)于网志指,新展区命名为“建香港.见未来”,分别展出香港宏观规划、北部都会区与交椅洲人工岛;另增多媒体互动展品、沉浸式体验和“打卡”位可供市民打卡。

规划署辖下以香港规划和基建发展为主题、位于中环的展城馆完成2楼翻新工程,设有新展区。(发展局图片)

可站在LED屏幕互动装置 仿如俯瞰北都、交椅洲人工岛

网志提到,划作三部分的新展区,首部分与香港宏观规划有关;第二部分则集中介绍北部都会区及交椅洲人工岛;最后则是“亲历其境”。文章指,新展区第一个展品为“建香港.见未来”主题短片,回顾香港从渔村,发展至今时今日的大都会。规划署城市规划师陈家琪指,展望将来,将利用联通内地、国际的优势,以及大湾区融合,建设未来香港。

规划署城市规划师刘熹则介绍,其中一个瞩目“打卡”位——“亮点项目”。该项目为近10米阔、具备动态追踪功能的270度大型LED屏幕互动装置。参观者可以站在互动装置上,仿如从高空俯瞰香港亮点项目,包括北部都会区、交椅洲人工岛及海滨优化等项目的地理位置,以及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各项目的简介亦会显示于LED墙上。

而展品亦采用地政总署的数码正射影像图和地形数据,模拟日出及香港高空景色;更有依照现实的航道行驶的飞机和船只。

“三大发展方向”互动屏幕,则收纳各政府部门或机构提供的50多个项目资料,展示各界共同努力建设香港;“策略宏图”则是一个大型互动屏幕,分作国际、大湾区和聚焦香港三个层面,了解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的定位及角色。

可驾驶无人机“飞越北都” 看新田科技城未来发展

展区第二部分则设有“北部都会区”立体地形模型,涵盖北部都会区四大主题区域、主要交通网络和过境口岸等等。也设有“飞越北都”互动游戏,应用地政总署的可视化3D地图数据,让市民模拟驾驶无人机,从高空探索北部都会区如“新田科技城”的现时环境,以及了解其策略性定位、规划理念和未来发展。

至于“交椅洲人工岛”多媒体模型则有短片、动画,让公众了解人工岛填海范围、规划理念、策略性运输基建等资料。另外可在“建‘岛’未来”游戏进行城市规划。

第三部分的“交通及基建体验”,收录交通及工务部门提供的沉浸式虚拟实境短片;展区最后亦有一条长走廊,设有大型全身镜“打卡”位,展示六个生活领域,可实时数码化呈现于LED屏幕上。

展城馆
地点:中环爱丁堡广场3号
开放时间:
星期一至四(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星期五、六、日及公众假期上午10时至下午7时
逢星期二休馆(公众假期除外)
费用:免费入场(于预约导赏团详细了解各个项目)

详情请浏览展城馆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