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缤纷|葵青戏棚档贩迷你茶壶吸客抗北上潮 食档盼港人帮返港人

撰文: 郭梓谦
出版:更新:

一连3日,乘著“18区夜缤纷”的葵青戏棚今晚(14日)完结,有摆摊7年的茶饮档,今年在杯盖加上迷你茶壶“吸客”,满足市民对食品“又好食又好玩”的需要。档主受访时指,北上潮影响生意,现时选择以“最稳阵方式”经营;也有小食档口提供十多种选择吸引食客,又期望本地市道不景下,“香港人帮返香港人”。

在葵青戏棚摆卖特制茶饮的何先生指,今年特意在杯盖放置迷你茶壶,盼可藉著“中华文化气息”、“新颖啲”吸引客人,他称这份新意是“一定要咁样做”,因现时做生意已非单纯令客人填饱肚,“要又好食又好玩”,才于今年决定加入茶壶作装饰。

何先生又指,今次定价40元,其实是有参考现时坊间其他茶饮店,“就咁普通一杯梳打、冻柠茶都讲紧3、40蚊。”他指还多附送一个茶壶,已算卖得平。

摆档7年今年生意仅合格 何先生:经营思维需改变、转型

不过於戏棚摆卖7年的他透露,今年生意额只称得上“合格”、“肯定无上年咁好”。他解释指,上年是疫情后复办葵青戏棚的第一年,“大家忍咗几年,一出返嚟就多人。”今年晚上时间人流虽未有减少太多,但日间就明显感觉到“少咗人”、形容“打咗七折”,今年扣除成本下只赚少许。

摆摊7年的茶饮档主何先生指,北上潮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港人不愿留港消费,现时就要思维上改变、转型。(苏炜然摄)

档口由4个减至1个:北上潮不可忽视

何先生居于屯门,他表示,见到市中心过关巴士站排长长人龙,“系S型、发夹弯咁样排”,他形容北上潮对生意“绝对好大影响”。

何先生续提到,最高峰时期曾租4个档口,卖上十多款食品,但自上年开始已缩减至2档,今年更减至一档,只卖茶和雪糕。他指北上潮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往时经营生意或会雄心壮志,“想搞到间舖好大、装修好靓、请好多人”,奈何港人不愿留港消费,现时就要思维上改变、转型,“呢啲要(想法)Drop(弃掉)晒佢、停晒佢!”

+3

三招免成结业潮下牺牲品:细舖营运、减省人手、自己落手做

至于现时社会上出现“执笠关注组”讨论结业潮,何先生亦表示自己有留意相关内容,更指有担心下一位会是自己,故现时选择以“最稳阵方式去做”,即以细舖营运、减省人手以及“自己落手做”以降低风险。

不过虽则北上成风,但他指看到葵青戏棚晚上,以至屯门区的“夜屯园”都人头涌涌。他建议政府主动将这类夜市规模化,因活动太短“意思唔系好多”、“你话夜缤纷系咪无人?又唔系!”

+1

10年未北上港人:宁愿喺返熟悉地方玩

因为茶壶装饰而特意光顾的张小姐就表示,40元在价钱上可以接受,“出边买饮品都系呢个价钱”,茶壶之后可以留作把玩、装饰,不会觉得太贵。

近日港人因内地物价等因素选择北上消费,近10年未有北上的她就指,“(两地)生活指数唔同,人工都唔一样”,故难以评价现象,但认为贵价并非本港专属的现象,“(各地)更贵嘅都有”。她又指,自己并非坚持只留港消费,只是“宁愿喺返熟悉嘅地方玩”。

张小姐补充指,即使没有北上潮,但港人仍旧会选择到日本、欧美等地;而内地人都会来香港消费,“大家钟意去边到玩就去边度玩,唔会阻碍。”从事酒店业的她就说:“欢迎我哋(港人)去人哋(外地)度玩,人哋过返嚟我哋度玩。”

从事酒店业的张小姐指,即使没有北上潮,但港人仍旧会选择到日本、欧美等地。(苏炜然摄)

食档供应逾十款食物盼留客 负责人信“香港人帮返香港人”

首年在戏棚摆档的陈小姐,仅一个档口就提供超过10款食物,当中包括地道的鸡蛋仔、咖哩猪皮鱼蛋、以至“文字鱼蛋”等。陈小姐称,提供大量选择是希望尽量不一、有特色,可让客人因此驻足、光顾。

不过她就提到,首天生意很差,甚至不少人其实不知道夜缤纷开锣,第2日经传媒报道后,生意额才有所改善;而来到最后一天,她就期望“夜啲多返啲人”。至于北上潮,她认为一定有影响,但她认为“香港人都会帮返香港人”,所以对生意仍然乐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