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嘥鬼|环团调查揭超市蔬果被塑胶多重包装 买生果变“买胶”

撰文: 高振东
出版:更新:

有环保团体留意到,大部分超市商品被过度包装,造成浪费,尤其是蔬果类产品,在各大超市出现很多非必要的塑胶包装模式,而一些从外地入口、相对高档次的水果,例如台湾爱文芒果,更有多达三至四重塑胶包装。根据该环团早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76件塑胶包装之中有,63件也是来自蔬果,可见不同超市中,蔬果类产品过度包装的情况十分普遍,认为政府应该立法规管过度包装,并促请超市应全面审核多余包装的蔬果种类和数量,以及加快在各区分店实施蔬果“无塑商品区”。

环保团体“绿领行动”早前邀请了9名有到超市购物习惯的市民,在6月16日至23日期间,在每次购物后记录所得的塑胶包装量。9名参加者在8月期间前往超市共33次,当中购买共147件以塑胶包装的货品。结果发现,蔬果被塑胶过度包装问题最为严重,在276件塑胶包装之中有,63件也是来自蔬果,可见不同超市中,蔬果类产品过度包装的情况十分常见。

绿领行动今日(11日)邀请了3名参加者讲述他们购物时遇到的“包胶”情况,他们均指出,超市大量滥用塑胶包装商品,例如一件货物上有多重包装和大量贴纸。就参加者现场展示,一盒爱文芒果竟被多重包装,包括胶托盘、生果网及保鲜纸。

其中一名参加者甄小姐指出,在记录期间,发现一些相对高级的超市,出现过度包装问题较多,因为它们倾向利用塑胶包装,令商品外观上变得更卫生、更美观,从而吸引更多人购买。但甄强调,商品被过度包装,不代表食品质素会相应地高,很多蔬果类产品被塑胶过度包装,反而令消费者难以观察到蔬果的外观,有机会购买到一些已经腐烂的产品,最后得不偿失。另一名参加者梅小姐亦指出,商户多重包装商品,令商品的成本上升,最后转嫁在消费者身上。

大部分参加者均认为,塑胶过度包装是超市的捆绑式销售策略,变相强迫他们购买一定数量的货品,虽然这些捆绑式销售货品看似更特惠,但却因为过度包装而无法检查货品的外观和品质,令到消费者更难自主地挑选好的货品。有参加者更指出,曾拆开多重包装后才发现水果底部已变坏,最后得不偿失。

促请超市实施蔬果“无塑商品区”

绿领行动强调,组织早在2019年已经持续监察香港超市的蔬果塑胶包装情况,可惜滥用及过度包装问题至今仍未改善,情况令人担忧。综合各参加者的意见,团体认为本港市民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大家也愿意减少使用塑胶包装货品。根据团体在2019年就过度包装问题所进行的调查可见,超过9成市民愿意在有选择的情况下讲买无包装的蔬果,为了令市面上减少出现过度包装商品,认为政府应该立法规管过度包装,包括要求生产商解释货品包装及向生产商征收费用等,他们均认为政府要为超市过度包装问题负责。

除了政府,参加者亦认为各大超市在“包胶”问题上责无旁贷,他们认为超市是过度包装问题上的最大持分者,应开始正视消费者实际需要,减少塑胶包装。绿领行动建议超市应立即透过内部审计,全面审核多余包装的蔬果种类和数量;制订减少蔬果塑胶包装的时间表及目标,以及加快在各区分店实施蔬果“无塑商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