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山两屋苑将入伙 区议员忧游人激增 促重新评级印度庙
建于1960年代的皇后山印度庙,于2010年被评为三级历史建筑物,早前北区区议员罗庭德与专家表示,印度庙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属“全球独一无二”,认为当局应“从下而上”让居民参与制定保育方案。罗庭德指,印度庙附近将有山丽苑及皇后山邨入伙,届时人口激增,预料因交通便利而吸引更多人前往探秘,担心会对庙宇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故认为有急切的保育工作需要,在北区区议会动议要求古物咨询委员会为皇后山印度庙重新评级。
古咨会回复时表示,就已获评级的历史建筑,会按照一贯做法,需收到公众人士提供新资料证明建筑物/构筑物的文物价值,并在通过拟议新评级后,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众咨询,再决定是否确认有关建筑物/构筑物的新评级。
北区区议员罗庭德形容,皇后山印度庙记录着香港啹喀文化的历史,其建筑外形独特,仿效莲花形态建造,用以供奉印度教湿婆神。他指现时皇后山印度庙外围有攀藤植物,目测部分树木沿庙顶生长,担心有倒塌风险。罗庭德又指,2021年下旬,庙宇附近将有山丽苑及皇后山邨入伙,将新增3万人口,料会因邻近屋苑范围交通方便,吸引更多人前往探秘,担忧对庙宇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罗庭德指,现时发展局辖下的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并无任何与皇后山印度庙相关的保育工作计划,因应屋苑入伙及其结构状况,认为庙宇有急切的保育工作需要,故在区议会上动议要求古物咨询委员会为皇后山印度庙重新进行历史评级工作,全面整理及审视其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人文及宗教价值。
古物咨询委员会及古物古迹辨事处书面回复指,就已获评级的历史建筑,会按照一贯做法,如公众人士提供新资料(即在评级时未被考虑并有扎实基础的资料)确实证明个别建筑物/构筑物的文物价值,古迹办会进行研究并将报告提交独立的历史建筑评审小组按既定的六项评审准则,即历史价值、建筑价值、组合价值、社会价值和地区价值、保持原貌程度及罕有程度审阅,有需要时再把有关资料连同评审小组的建议提交古咨会重新考虑该建筑物/构筑物的评级。当古咨会通过建筑物/构筑物的拟议新评级后,古迹办会将相关资料和拟议新评级上载至古咨会的网页,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众咨询。古咨会会考虑在公众咨询期间收到的所有意见和资料,才确认有关建筑物/构筑物的新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