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纱厂旧工友中秋重聚享盆菜 围炉忆荃湾打工时光

撰文: 廖俊升
出版:更新:

50年代至80年代的香港正值工业化,而荃湾更为本港工业重镇,当时制造业主导的社会之中以纺织业为最大部份,当中九成的纱厂设于荃湾,1961年荃湾的工人人数为新界工人总数的7成,使荃湾媲美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被称为”Little Manchester”(小曼彻斯特)。南丰纱厂则是芸芸工厂中的龙头,年产3000万磅棉纱。
成就这个工业的领先地位,固之然要靠一众辛勤的工友提供庞大的生产力。80、90年代,工业经济时代落幕,一班南丰纱厂旧工友也各散东西,有的甚至离开了这个行业。而上周六(7日),一众南丰工友藉著中秋佳节,重返活化后的工厂共享盆菜宴,彼此分享旧日回忆,一众老友不时笑得嘴不合拢,场面温馨。
摄影:廖俊升

76位南丰纱厂旧工友上周回到工厂,参与工友中秋盆菜宴。这天他们在南丰纱厂举行的盆菜宴共设12围,有些工友更带同家人出席。出席者一边吃温热的盆菜,一边看工友们提供的旧照片,看粤剧和猜灯谜。此外,活动不单是工友团聚,更加是宣扬环保意识的机会,桌上的即弃餐具都是从南丰集团员工家中收集,避免浪费。南丰集团透过活动让工友聚圆,也希望将这个中秋宴活动延续下去。

老朋友䢂口相遇:好耐冇返来

老朋友再相聚,大家都像开笼雀一样兴奋聊天,仿佛回到旧时打工的日子。活动开始之前,一众工友在工厂楼下的升降机口相遇,便已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纷纷说谁人有没有来、还是否记得谁;说这里是“三厂”,旁边是另一个工厂,也不约而同的说“好耐冇返来”。

1980年代香港经济转型,制造业息微,南丰纱厂的产业规模也开始缩小,更加在2008年终止纺纱工业。其后,南丰集团在2014年宣布将纱厂保育及活化,以“南丰作坊”、“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CHAT六厂)”及“南丰店堂”三大主轴架构,提倡创新科技、文化、艺术及学习体验,成为现在的南丰纱厂(The Mills)对公众开放。

一众老朋友重聚,大谈昔日乐事。

多年后,工友因中秋而回到活化后的纱厂。部份出席的工友更曾在工厂工作超过三十年。有工友回忆五、六十年代的荃湾,形容与今天已完全不同。他们说,当年荃湾有很多工厂,而工厂旁边都是木屋区,与现在商场林立的荃湾仿佛另一个世界。

他们一起看旧照片,每翻一张相,他们都会热烈的讨论一翻。其中翻到一张女士的旧相片,全场马上起哄。这位女士就是被工友称为“妈咪”的温泮卿。她今天来到与一班工友团聚,一播放出她的照片,身边的人便马上说“妈咪”,掌声如雷动,她的脸上也露出窝心笑意。

温泮卿也回到工厂和老友吃盆菜,大家还是如以往一样称她做“妈咪”。
大会播放员工们保留下来的珍藏旧照片,员工们一边谈以前的工作。

中夜班“妈咪”面包赠12岁童工 

温泮卿20多岁便开始在三厂做中夜班的指导工作。她忆述,那时候有很多从福建来港的小朋友也在纱厂工作。当时,工友们八号风球下也要开工,“12、13岁,15岁都有,挨得好辛苦”。于是她每日便在面包舖买面包给这些小朋友吃,也是因为她乐于照顾他人的性格,被人称为“妈咪”。

右边的相片中,工友高命云推著一车棉花。盆菜宴上,他即场讲解处理棉花有何技巧和工序。

再翻到另一张相片,看到一位名为高命云男工友推著一车棉花。这时在场一位男士便马上起身,如数家珍般大谈处理棉花有何技巧,“好粗好大卷就要拎铁铲,有技巧有工序,留底头同尾,反到散晒就会好辛苦!”这位工友十多岁便开始在工厂工作,一做便做了三十多年。他像老师一样,向在场人士解释当年处理棉花的工序。任谁也没料到,当日纱厂寻常且重复的工序,多年后竟能为工友中秋围著盆菜的话题。

工友犹如化身老师,讲述当年的工作,细心分析有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