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纱厂开幕】荃湾纱厂的前世今生 厂房活化形成“新旧对话”
1940年代,国共内战如火如荼,大量企业家和技术人员到香港避险创业,配合本港生产成本低廉等利好因素,造就了50年代起香港的工业新时代。人口增长与生产技术的进步,让香港在60至70年代踏入了制造业黄金期,其中纺纱业在产量、纱锭量和工人数目上也于1976年达至高峰。当期时位于荃湾的南丰纱厂为本港纺纱生产商龙头,以每年极高的生产量见称。后来生产成本日益上涨,竞争对手擡头,南丰纱厂也难敌时代变幻,于2008年转为货仓。2014年南丰纱厂开始活化工程,并于昨日正式开幕,旧日南丰四厂、五厂及六厂,活化后以“南丰作坊”、“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CHAT六厂)”及“南丰店堂”三大主轴架构的全新面貌,为公众开放。
荃湾曾经为本港工业重镇,在当时为制造业主导的社会之中,纺织业则为最大部份,而九成的纱厂设于荃湾,1961年荃湾的工人人数共有2万3000人,更为新界工人总数的7成,因此当时荃湾媲美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更有”Little Manchester” (小曼彻斯特)之称。
1954年人称“棉纱大王”的南丰集团创办人陈廷骅设立南丰纱厂,选址荃湾白田坝街工业区,屹立于芸芸工厂之中,高峰时年产3000万磅棉纱,成为了本港其中一个纺织龙头。1960年代,南丰继续扩展业务,收购了邻近的地段共设立六个厂房,开创纺织王国。
直至1980年代,香港制造业面临极大挑战,亚洲各地纷纷步入工业化阶段,台湾与东南亚国家以低廉成本作招徕,中国也开始改革开放。同时本港劳工成本日增,地价飞升,优势渐变得不明显,多间厂商萌生去意。香港亦因而化危为机,转型为第三产业经济,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亦于80年代开始下降,去到1989年已减至20%以下。制造业日渐息微,南丰纱厂规模纵大,面对种种压力也始终敌不过时势,于2008年停止纺纱事务,将厂房转为货仓,为纺纱皇朝写上句号。
2014年适逄南丰纱厂创立60周年,南丰集团宣布将纱厂活化成集创新科技、文化、艺术及学习体验于一身的保育项目,将旧有南丰纺织的四厂、五厂及六厂,总楼面面积为26.4万平方呎,改建成单一建筑群,由昔日的纺织厂房转变为南丰纱厂(The Mills)。现时南丰纺织的商业零售楼面面积约10多万呎,出租率已达9成,3成为饮食业,7成为零售和体验式消费。
活化之后,南丰纱厂以“南丰作坊”、“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CHAT六厂)”及“南丰店堂”三大主轴架构呈现出全新面貌,为公众开放。其中“南丰作坊”为创业家和策略伙伴提供培育基地,将科技加入传统的纺织、时装及零售业;“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CHAT六厂)”是香港首间纺织文化艺术中心,参观者可以透过活动感受香港纺织业在过去与现在的创造精神;“南丰店堂”则为一个提供学习及体验式零售经验的集中地,访客能够参与各样的活动去认识产品的诞生和观赏创造的过程。
南丰纱厂市场总监梁婉玲向《香港01》表示,80年代由制造业转型为商品主导市场,期间股票市场也开始蓬勃起来,香港也渐成为金融城市。她又指,随著香港经济起飞,地方租金亦有提升,而工厂需要很大的用地,因而经营成本也很高,厂商纷纷北移。
梁婉玲指,南丰纱厂的新方向是集创意、学习与体验式购物于一身的平台,而内里多数是新创和本地独有的品牌,一般外面常见的品牌则不会在南丰纱厂内看见。
工厂林立的景象曾为香港标志,然而今日纱厂已绝迹于香港,不禁让人感叹时日变幻。梁婉玲表示,虽然工厂消失了,但不能说是可惜,只能说这是城市的变迁,有很多东西都一定会有改变,并会有新的发现,“应该系Remade by history,无以前唔会向前行”。
南丰纱厂现场也可以看见一间名为“G2G 旧衣新裳”的位置,回收客人的旧衣物,然后变成纱线,再用这些旧纱线造一件新衣服,让客人取走,客人可以在旁边观看整个过程,了解昔日制衣的景况。南丰纱厂特意刻划了制衣元素,也是保留这里的历史痕迹。
全民保育行动发起人袁智仁指,时代转变后有很多建筑无法发挥到其原有意义,而本港人力资源相当昂贵,工厂无法生存,改变用途也是合理。他认为南丰纱厂的保育项目十分成功,既保留到纱厂的历史元素以及纺织及初创等初衷,亦配合到新的意义,让年青人进驻发挥创意。
南丰高级建筑师吴家健说,纱厂的设计特色保留了一些旧有的历史痕迹,例如是厂内的柱上仍留有绿色油迹,配合活化工程,期望做到“新旧对话”效果。
他续指,纱厂内部份旧物结合了新的设计,融入了新的用途,例如是旧厂房的铁闸、木门和沙桶,进驻的企业家也可以看到一些旧痕迹。他坦言,工程上“新旧对话”的模式比完全翻新更具难度,而旧物件已有相当长的岁月痕迹,要进行一些保护工作才可让它们继续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