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我主场.青衣】运输署“挖肉补疮”重组路线 人口增反削班

撰文: 投稿
出版:更新:

文件提到各专营巴士公司新购入巴士标准设备已包括空调系统、八达通系统、低地台出入口、环保引擎以及2乘2的座位等。可是这些指标在咨询文件内出现已超过十年,而这些要求对巴士公司来说已全面落实近十年,亦看不见各巴士公司有意降低车辆规格,究竟署方仍保留“提升服务质素”一段于文件内有何意义呢?而最基本的服务期望 - 班次充足和稳定,为何在咨询文件又看不见呢?

文:流动护士诊所(青衣) 赵宝琴、郭子健

流动护士诊所(青衣)关注居民的身心社灵健康,出行方式往往在多方面影响到居民。署方常以舒缓道路挤塞、减低路边污染、提高服务水平等为由,重组并削减署方认为客量偏低的巴士服务。2019-2020年度葵青区巴士路线发展计划几个涉及青衣区的路线建议以优化、提升服务为名,实为削减巴士数目,在人口和乘客量不断增长时作此举动,令人相当费解。

削减巴士 何以“提升”服务?

青衣往来九龙西(深水埗、油尖旺和九龙城)巴士重组计划中,43C于早上繁忙时间改经西九龙公路;41重组成241X。表面上两线是改为特快前往旺角及行文田一带,不过车辆数目则减少了,而建议中的241X不再行经现时41的红磡、土瓜湾走线,受影响乘客需。有人质疑纵使是特快服务,两线却只达旺角及何文田,而且文件并未清楚列明241X所有时段的班次,若班次疏落难以争取足够乘客支持,亦难以达到署方理想的载客率。

而居住人口不断增加,相应的交通配套如公共交通,却没有增加。举个例子:插针屋苑青俊苑2017年陆续入伙,使多条住来港九市区的巴士线百上加斤:42A多个时段,包括非上班时段,往返青衣车辆很容易客满,使中途站乘客轮候多架巴士仍未能上车,尤以43C非服务时段最为严重。

(资料图片)

交通服务缺乏竞争 偏袒既得利益财团

青衣两条早上繁忙时间前往尖沙咀及红磡的传统邨巴线NR41和NR48,均不纳入交通费用补贴计划内。说到邨巴,除了运输署利用报导提及,以安装八达通的门槛扼杀邨巴生存空间之外,今年度巴士路线发展计划建议开办两班与邨巴直接竞争,由尖沙咀经旺角返青衣西南242X傍晚繁忙时间特快线,唯署方和巴士公司咨询区议会的文件避提242X回程服务与邨巴NR41路线相似,而文件中没有提及,242X线用车从何而来。若从42A抽调车辆,原来在太子、深水埗区轮候42A、43C的乘客,乘车会否更挤迫,甚至需要多等几班车?

若邨巴因政策偏袒财团而停运,本区交通服务由多元渐变单一,居民只能乘搭欠缺竞争下的路线,亦使专营巴士欠缺提升服务水平的动力,此乃是双输局面。

居民出行方式改变 未有调整路线服务

近年的路线修订,和今年计划提到几项计划均是倾重青衣来往油尖旺区的服务,似乎忽略长沙湾、深水埗一带返青衣难上车情况。

948十年间不断增加上下午班次,服务时间至今越来越接近全日服务,每日固定而且比港铁直接、舒适的巴士服务使很街坊偏爱坐巴士回家。但随著948客量增长至现在的地步,以下情况令人相当失望:一是晚间客量接近饱和,中上环一带中途站登车相当困难,我们在2019.02.25晚上于其中一个被指难上车的皇后街站观察,虽然当晩19:30至23:30班次尚算稳定,未见脱班,但仍然有至少三班车于皇后街满客开出,其余班次大部分只余少量企位,若客量有波动,或路面情况有异动,巴士很有可能接载不到所有候车乘客,届时乘客或只能多等廿分钟改乘下一班车,又或改乘其他路线。此外节庆活动人潮加剧不够载情况。而在闹区长时间等车,长时间在空气欠佳的位置候车威胁健康,这点我们相当关注。

替代取消路线的转乘优惠宣传不足

署方和巴士公司常以八达通转乘计划(BBI)来取代既有巴士服务,唯很多市民对这些巴士转乘计划的认知度不多,包括优惠金额、涉及路线等,若将来仍以取消路线的手段调整服务,巴士公司必须作更全面的宣传工作,让所有受影响乘客能掌握相关乘车资讯。

文件提到各专营巴士公司新购入巴士标准设备已包括空调系统、八达通系统、低地台出入口、环保引擎以及2乘2的座位等。可是这些指标在咨询文件内出现已超过十年,而这些要求对巴士公司来说已全面落实近十年,亦看不见各巴士公司有意降低车辆规格,究竟署方仍保留“提升服务质素”一段于文件内有何意义呢?而最基本的服务期望 - 班次充足和稳定,为何在咨询文件又看不见呢?

(资料图片)

就本年度巴士路线发展计划的建议及居民实际所需,我们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948加密晚间服务 尽早落实全日服务

我们欢迎948继续延长服务时间至全日服务。随著晚间客量日渐饱和,我们建议948晚间六至十一时返青衣的班次加密至十五分钟班,以应付目前需求。此外我们注意节假活动时客量波动使湾仔起返青衣的中途站亦难以登车,因此敦促运输署及巴士公司留意即时候车情况,按需要加开班次疏导乘客。

41/241X保留九龙城码头总站

在长沙湾区有充足服务的前提下,我们不反对41/241X改成特快线,唯土瓜湾一带走线我们认为应该保留。

增加青衣来往九龙西区各线车辆(42A、43C及242X)

年前有青俊苑入伙带来乘客量增长,加上青衣西南人口将持续上升,若不开办新路线,或增加班次,青衣半山居民半未来出行和回家将比现在更困难。设计和变动巴士路线走线时,巴士公司不应再削减本区来往九龙西区整体的巴士数目。而当务之急,42A应尽快增加车辆并加开太子起载班次,减轻现时街坊轮候之苦。而长远计,青衣西南来往油尖旺及深水埗区应分拆为两条全日行驶路线,例如将43C恢复为全日服务,同时42A可参考41A走线,改行西九龙公路,并把九龙总站迁往尖沙咀,以切合乘客实际需要。

加强来往机场及北大屿山服务

我们认为考虑削减E42服务时,应顾及现时乘客在青衣乘搭E42的情况,加强另外几条前往机场及东涌E线巴士服务,并完善青屿干线收费站的转乘优惠,让乘客从E31、E32A转乘其他龙运E线时享有优惠。

如有任何对社区的意见及评论,欢迎各位投稿至“我区我主场”社区专栏。有意投稿者可将文稿经电邮传送至 cr@hk01.com 。(原文标题为《回应2019-2020年度葵青区巴士路线发展计划:请运输署摒弃“挖肉补疮”手法重组巴士路线,要求署方增拨资源完善青衣公共交通服务》,现题为编辑所拟。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