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交通配套不足 过半新屋邨住户压力爆煲团体倡设恒常社工队
过去五年有6万多个公屋单位落成,但新屋邨配套不足问题,一直为人诟病。有团体在全港各区新屋邨,收集1,200多份居民意见。结果发现,有近九成人指新屋邨设施如学校、交通、街市配套不足,有六成人表示有跨区上班、上学的问题,一半人表示入伙后压力颇大。房屋资源紧绌,屡有意见反驳“有屋住就应该满足”,但元朗新屋邨住户Kevin觉得,市民不论贫富也应获得基本社区配套;观塘新屋邨住户郭小姐曾经在烦恼子女升学时得社工队帮助,联同区议员向教育局反映意见。团体要求政府在新屋邨推行整全服务规划,在入伙时期增设社区配套,兼恒常设立新屋邨社工队。
同区学额少 跨区上学是常态
郭小姐一家轮候公屋七年,两年前由长沙湾搬入观塘新屋邨安泰邨。收到入伙消息之际,适逢子女刚升读小二,她说“唔知道应该开心定头痛。”郭小姐曾到十所小学“叩门”,子女才获安排到彩虹一所小学插班读书。
她说,“成功上楼”理应开心,但新屋邨居民在生活遇到很多问题,不懂得表达,亦不知道怎样改善。但当时有社工队联络了几间将军澳及观塘区小学,安排了“收生日”,让居民即场报读学校;又就学额不足的问题,联同区议员向教育局请愿。“如果冇社工帮手,我哋问题变咗草草了事,冇人改善、冇人表达,𠵱家变咗快啲适应环境,冇咁大压力。”
Kevin则在三年前由屯门搬入元朗洪福邨,他说洪水桥一带没有中、小学校,当区学生要到元朗、天水围上学,“虽然唔算跨区,但已经好远。”他又指不论巴士、轻铁,多数路线起点为屯门、天水围、元朗,洪水桥只属“中途站”,经常会上不到车,子女因而一星期总有几天上学迟到。“觉得𠵱家政府好似畀咗个单位我哋,居民应该要满足,其他问题就系小事。但系配套系严重不足,呢啲系不论有钱无钱嘅居民,都应该要有嘅(基本设施)。”
社区配套不足 住户上楼也难开心
由前线社工组成的“监察公共屋邨福利规划联盟”,在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期间,以抽样方式,在全港各区约十条近五年内入伙的新公共屋邨,向租户收集问卷调查。
1,203份有效问卷的结果显示,五成受访者的压力指数超过7分,当中跨区搬入的居民,压力平均分较原区搬入的高。近九成受访者认为新屋邨的设施配套不足,有六成人表示有跨区上班、上学的问题。
有88%的受访者赞同应恒常设立屋邨社工队,在预派单位、领取锁匙、到入伙的过程中,专责提供支援,协助居民适应社区,建立邻里关系。更有超过九成受访者赞同,政府须在未来新落成的每条新屋邨中,按屋邨规模设置社工队。七成人认为新屋邨社工队需服务5年以上。
倡“一屋邨 一社工队”
联盟认为,入住新屋邨,不代表即时解决所有问题。当低收入家庭迁入新屋邨,既面对家庭及经济压力,同时欠缺社区支援,令适应有难度。加上近年落成的新屋邨普遍建于偏远地区,或市区中较“孤立”的位置,配套不足对日常生活有严重影响。
他们要求政府于新屋邨入伙前,预计入住人口结构,评估社区服务需要,于入伙期增设社区配套资源。他们同时要求,政府必须最少确保一条新屋邨有一队社工队,并建议入伙不足一年的新屋邨所设立的服务队,总资助年期为6年,而入伙一年或以上的新屋邨的服务队,资助年期为5年。
立法会明讨论 团体批未广泛咨询
政府现时没有政策规定,在新屋邨推行协助居民适应的新屋邨计划,只透过短期形式资助社福机构提供服务。直至去年发表的施政报告提及,会透过“社区投资共享基金”,资助建立社区支援网络项目,使新屋邨的社区支援计划常规化,以协助新入伙的居民及家庭尽快融入社区。但联盟批评,政府至今仍未提出计划的细节,及确实推行的时间表。
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明天将讨论“社区投资共享基金”,料谈及新屋邨社工队恒常安排。据会议文件,新屋邨社区支援计划的数量会考虑地区需要和住户数量。计划亦不预设最高资助额,而资助期为“N+36”,即新屋邨居民入伙所需的时间,再加上36个月批核期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