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国际控烟先驱”的最佳示范

撰文: 01多声道
出版:更新:

科学其中一个核心原则,在于“证伪”(falsifiability),也就是一个理论或假设必须要能够被实验或观察所证明是错误的,否则,就不能被视为科学上的有效理论,只是一种“信仰”。

社会科学亦然,而社会本身就是实验室,每一次“实验”,都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任何公共政策往往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辩论,方可以用较小的代价,找到最符合整体社会利益的政策。正因如此,国际例子才弥足珍贵,以网络术语来表示,就是“看好了我只示范一次”。香港的控烟策略公众咨询正式结束不足两个月,新西兰就传来最好控烟示范。

来稿作者:欧阳熙

新西兰素来被某些团体视为“控烟先锋”,皆因其去年在一片争议声中,通过俗称“新世代禁烟令”的法案,永久禁止向2009年1月1日或之后出生者出售香烟或烟草产品。法例的通过,本身就有莫大争议及分歧,对资本主义社会稍有认识的人均会知道,如此极端的措施,必然会助长非法私烟市场,如此谔谔之言,却敌不过当时千人之诺诺。

言犹在耳,新任总理卢克森(Christopher Luxon)甫一上场,就立即废除相关法例,原因也正是要防止形成地下烟草市场,卢克森强调政府未来将透过教育和其他政策,以降低吸烟率,至于所谓“世代禁烟”,早就抛在九霄云外。无独有偶,香港东南亚的邻近国家马来西亚亦基于现实考虑,从善如流撤回类似“世代禁烟”的法案。

香港情况亦类似,自年初上调三成烟草税后,自由市场反应最是迅速──坊间马上出现大量私烟宣传广告,甚至“老鼠烟”亦正逐步地面化,亦掴了烟草税一巴。一个关注控烟政策的“长远烟草政策关注组”进行实地调查,发觉在北角、九龙城、荃湾区内所出售香烟零售点中,近半有售低于烟草税项成本的“老鼠烟”;部分售价低至每包$30,情况的猖獗看似匪夷所思,不过细想一下,在盲目增加烟税的情况下,这其实是必然结果。

从数字上可见,海关打击私烟不遗余力,今年截至11月已侦破10,604宗私烟案,较去年3,436宗增加逾两倍,拘捕9,716人,亦同比增两倍,海关努力有目并睹,但是为何私烟仍是俯拾皆在,即使海关落力打击,仍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有从根源著手,才可真正有效遏阻私烟猖獗的问题。

香港的控烟政策倡议,以往都由一群“信仰”行先的反烟人士主导,提出各种离地主张建议,结果不仅控烟不成,更催旺了黑市交易,洐生其他社会问题。“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多年来一直倡议政府大增烟税,以为疯狂加烟税,吸烟者便会肉痛戒烟。另一边厢,委员会早前多次建议香港仿效“控烟先锋”新西兰实行“世代禁烟”的做法,也引起了一片争议。

如今新西兰这个先驱、师傅、模范生,已经用自身的惨痛经验,证明了“世代禁烟”的极端手法无助控烟、甚至适得其反,亦撤回相关法例;吸烟与健康委员会也该收回有关建议。还望委员会能放下“信仰”,检讨自身,日后提出务实有效的控烟建议,发挥真正的进言角色。

作者笔名欧阳熙,曾于跨国科企处理及打击电子商贸诈骗、假新闻及讯息工作,常驻新加坡及香港,现时从事资讯科技公司顾问。文章的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