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焯照|莫让楼市硬著陆
自从本地二手楼价于2021年9月创下历史新高后,便展开长达超过两年的调整浪。若以政府制订的二手楼价指数来计算,今次楼价调整了接近两成,是1997年回归后第二大的跌幅。究竟这个跌势会持续多久,这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一旦二手楼价持续下挫,对香港经济来说,肯定会带来巨大压力,特别是香港经济的复苏步伐已经放缓,当楼市进入大型调整期时,经济下行压力只会有增无减,这情况是否政府和市民所乐见,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来稿作者:关焯照
香港经济非常依赖内需,因为这个经济环节占本地生产总值超过六成半,当楼价不断调整,社会便会产生负财富效应,市民的消费便难免受挫,最终内需也会被拖累。
自今年初开始复常后,香港经济增长的反弹力度未有如预期般强劲,主要原因是楼市疲弱抑制经济信心,加上不少市民选择北上消费,这变相削弱内需,在这两个负面因素的影响下,未来几季的香港经济增长的确不容乐观。
楼市调整期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的,以上世纪90年代亚洲货币危机为例,自楼市由1997年10月见顶后急跌开始,这个跌浪维持至2003年7月,而楼价在这段期间回调超过六成。至于今次楼市的调整也已持续了超过两年,楼价累计跌幅已达一成九,这次跌市是否97-03年的翻版,最终时间会给予大家一个答案。但本地楼市面对消费信心受压、按息持续高企、楼市“辣招”阻碍入市信心,以及内地经济表现差过预期等等,种种负面因素已形成一股庞大力量,势将楼市推入“冰河时期 ”;只要大家从最近三个月的二手楼成交量持续低于2210宗来看,这种超低成交量明显展示香港楼市正进入“昏迷”状态。假若政府不尽快推出强而有力的政策支撑楼市,楼价将持续寻底。究竟持续低迷的楼市会对经济造成何等程度的破坏?笔者真不敢想像,可谓“谂起都心慌”。
特区政府其实是有能力扭转楼市的颓势的。今年10月特首在施政报告已提出将楼市“减辣”。无奈,市民希望的是政府完全撤辣;因此,在期望落空的情况下,大部分买家选择继续观望,等待政府完全取消辣招后才考虑入市。从市场预期管理方面,政府实在缺乏“快狠准”的心态,尤其是现时房屋有充足供应下:根据房屋局资料,在未来三至四年期间,市场可以提供私人单位数目已升至107,000个,较2020年第一季的95,000个高出12,000个,更较十年前的72,000个高出33,000个单位,反映供应不足的情况已经扭转。假若政府尽快取消“辣招”,相信很多买家会回流市场,加快启动换楼链,房屋需求也因此会明显增加,最终对稳定本地楼市带来正面影响。
诚然,只倚靠本地人需求未必可以在短期内扭转楼市的跌势。犹幸,政府已开始透过各种输入人才计划来吸引专才,最近特首李家超对传媒宣称,在过去一年已有七万个专才移居香港。假若政府希望专才能够长期留港工作,在专才计划中必须做好配合专才子女来港接受教育的需要,令计划事半功倍。一旦专才的子女在香港落地生根,不单对未来劳动供应带来新动力,亦能提升专才在香港置业的兴趣,一石二鸟,绝对是一个支持楼市的良方。
楼市健康发展对经济表现带来正面作用,楼价应该避免泡沫化,但也不能出现硬著陆,因为这只会令实体经济付出高昂代价,1997年的亚洲货币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海啸,楼价急泻加大经济下行速度已是绝佳的例子,特区政府必须以此为鉴。
作者关焯照是冠域商业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