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年度汉字 “乱”象丛生?

撰文: 01多声道
出版:更新:

2023年只剩下1个月,大中华区域都会选出汉字代表字来说明这一年发生的事件。纵观大中华区的华文媒体,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办的2023年度汉字第一阶段的“十大候选汉字”已在11月5日公布,昌、安、稳、米、贵、缺、绿、诈、乱和难字脱颖而出,晋级到第二阶段年度汉字投选。至于哪个汉字最能表达、概括一年里发生的事件呢?不久后就会揭晓。

来稿作者:陈文坪

在这“十大汉字”里,多少也能说明今年所发生的大件事。回看今年从年头到年尾,世界局势都是一片大乱,从西方到东方都有。因此,笔者认为,“乱”字应能代表今年的十大汉字。

俄乌战事从去年二月打到今年,除了伤亡惨重外,战火蹂躏之处,不是断瓦残垣,就是一片狼藉,而至今双方没有停火的迹象。国际油价与食物价格飙涨,几乎对所有国家都有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及人民的冲击更大。造成的乱象丛生,处处可见。如斯里兰卡的通胀率高达20%,其中食物价格上涨30%。燃油供应短缺导致大停电,民怨四起,最终引爆反政府示威。其主权债务也出现违约,只好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

COVID19大流行三年后,世界各国的防疫政策早在去年下半年就逐步走向打开国门迎客。然而,中国大陆却还是以“动态清零”为防疫最高指导原则。但在去年12月卡塔尔“世界杯旋风”的呐喊与吹袭下,加之许多高校出现“白纸运动”。今年初,中国也不得不放弃坚持三年的“动态清零”政策。

但在没有预先充分准备下,中方采取“开放式”手段一下子全部放开,导致染病人数迅速攀高,人们抢购与疫情相关的药品与防护品,使供需瞬间出席失衡。一些人跑了整个区域连基本的退烧药也无法买到。连某外交官的夫人也在网上抱怨,到药房要买点退烧药,却是空空如也,空手而归。这种造成的供需混乱、人心乱象,现在回忆起来,应该还是心有戚戚焉。

今年10月7日,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以5000多发火箭炮突袭以色列,造成数千人死伤,并挟持数百人为人质,惊醒了以色列、国际社会。以色列也随即加以空袭反击,造成的死伤更是不计其数。不但如此,以色列也挥军加沙进行地面战。战争的破坏性是难以估量的,满目疮痍,乱七八糟是当今加沙的写照。医院、救护车被炮击、儿童伤亡等报道不时出现在媒体的显眼版页。七年来,以哈冲突再次引发中东动荡,可以说给国际社会添乱。而这一乱象,对亚洲的冲击,更超越于俄乌战事。是因为,里面掺杂了族群、宗教、文明的冲突。是值得各国政府多加提防,谨慎处理的大事件。

而东南亚的缅甸,今年也一派乱象。最近一段时间政府军与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组织的冲突,不但造成许多伤亡,也造成当地平民百姓流离失所,更甚的是进一步燃烧到中缅边界。缅甸军人政府在对付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也有“力不从心”的状态。这一短时间里难以解决的内部矛盾,给东盟组织添乱,也给亚洲周边国家添乱。

然而,相对于乱,求稳是各地区人民对向往美好生活的最基本要求。而政治稳定是一切稳控、维稳的关键要素。只有政治稳定,政府才能全力以赴,处理包括民生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从广义来说,唯有稳字当头,国家才能迈向繁荣昌盛、社会才能让人民安居乐业;唯有稳定,经济才能进一步发展,国库才能增加收入,政府才能拨出更多资源投资到公共建设上,来造福人群。

政治稳定,社会繁荣,人人有工作、有收入、有饭吃,诈骗就自然减少。谁愿意与法律过不去呢?当政治不稳时,一切的难题叠加起来,要解决就越困难,越困难就越难处理。要处理,就须花费更多资源。而资源却是那么有限的。

2023年未见扬眉“兔”气,国际社会反而是“乱象丛生”。从俄乌战事持续近两年,到中东以哈冲突,以色列挥军加沙,再到缅甸内部民族矛盾出现,都说明短时期内难以结束乱局。如何给国际社会一个平和的局面?唯有弃“乱”方能求稳,汉字传心声,是笔者的祈盼。

作者陈文坪是新加坡时事评论人,关注新加坡、马来西亚、中港台等地的政治时事和经济民生。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