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党|沉默的多数与喧嚣的少数
笔者最近在翻阅大埔分区最新的法定图则时发现,2021年9月城规会曾经修订大埔分区计划大纲草图,将一块用地由“绿化地带”改划为“住宅(甲类)”地带,并就此展开了公众咨询。对于这种可以增加住宅用地的举措,笔者原以为它会获得不少民众的支持,但实际的咨询结果却是一面倒的反对。
在政府收取的96份申述和意见中,表示支持的只有一份,其它95份都是反对。无独有偶,最近几年政府所有“绿化地带”改划建议也都遭到类似的压倒性反对,譬如2021年7月城规会改划马鞍山一带绿化地,结果收到逾七千份申述及意见,其中超过99%表示反对;2022年5月城规会改划青衣一块绿化地,结果收到5,277份申述和意见,其中5,155份表示反对;2023年7月城规会改划葵涌一块绿化地,接获的近900份申述及意见也是99%的反对。
作者周小稞
为什么绿化地带改划会遭遇到如此强烈的反对?政府规划署在回应立法会咨询时对大量反对大埔分区改划建议的申述和意见进行了大致的分类:第一是改划绿化地带并非是增加房屋供应的优先选项,因为收地及土地平整耗时太⾧,无助解决迫切的住房需求,还必须兴建新的基础设施,不符合成本效应;第二是改划会使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大量树木被砍伐,影响候鸟生活,而改划后也会对周边余下的绿化地带造成灯光、噪音、大气等污染;第三是改划会带来新的人流,让现有的交通、学校、休闲等设施受压;第四是改划带来的建设会干扰附近现有居民的生活,影响现有住宅的景观与通风。其它反对绿化地带的申述及意见基本上和上述的内容大同小异,无外乎破坏自然生态、带来配套压力、影响现有居民、还有更好选择等。
香港地少人多 环保不宜原教旨
客观而言,这些理由大多都合情合理。改划与开发绿化地带当然会破坏自然生态、带来配套压力和影响现有居民,但人类本来就是在征服大自然中发展自己,而在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自然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除非你想退回原始时代。带来配套压力、影响现有居民也是在所难免,兴建新的住宅,带来新的居民,原有的配套设施当然不够,政府肯定会同时建设新的设施以满足新的需求,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现有居民当然会受到影响,但这些现有居民当初可以搬进来不也是影响到最初的原居民吗?
至于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则需要客观而具体的分析,但无论如何分析,大家都需要尊重香港的一个基本现实,那就是香港是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不仅人多地少,而且仅有的土地还绝大部分是不易居住的山地,因此香港的土地开发一定是多管齐下、见缝插针。
在大量的反对声音中,分贝量最高的莫属香港的众多环保团体。他们一以贯之地坚决反对改划绿化地带与郊野公园,对填海造地更是严加鞭挞,甚至连回收农地也颇有微词。这些团体或许留意到香港是全世界房价最不堪负担的经济体,也或许留意到香港几百万市民住在老旧的公屋、数十万市民挤在狭窄的㓥房、数万名市民缩在窘迫的笼屋,但他们更关注的是占去香港狭小陆地面积75%的郊野公园、自然保育区、绿化地带等上的一草一木和一花一鸟,更关注的是香港近海领域里的每一只动物。这些可以被称之为“环保原教旨主义者”的人有没有想到他们举牌抗议的政府总部就是港英时期填海造地而来?有没有想到他们流连忘返的弥敦道就是港英时期炸掉油麻地一带的山峦而来?当人们询问这些团体香港的土地资源到底要从哪里开发而来,他们总是指向棕地,但这些只占香港陆地面积约1%的棕地能让香港基层民众住上有尊严的房舍吗?
受影响者明确 得益者不明确
从一个理性人的角度,笔者不相信大多数香港市民宁愿买不起房、宁愿住在狭小的蜗居而不忍开发被闲置且不具备太大生态价值的绿化地带,也因而不相信这种一面倒的公众咨询代表了真正的民意。导致这种“假民意”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因为受累于绿化地带改划的群体是明确的,譬如说附近已有良好居住环境的居民、囤积大量土地的开发商、一群生活在离地时空的“环保原教旨主义者”等,他们更愿意就改划发出自己的反对声音。
而与此同时受益于绿化地带改划的群体却是不明确的,譬如说改划的土地会用来建设公屋但谁会获分配这些公屋却无人知晓,在这种情形下即便是那些未来可能受益的群体也没有动力站出来表示支持。这样的“假民意”使得政府在土地开发上处处受制,进而在所谓的“遵从民意”的驱使下,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譬如说投资500亿元搬迁沙田污水处理厂以换取腾出来的土地,再譬如说“明日大屿”计划。
其实要想获取真正的民意并不困难,只要让沉默的多数站出来发声就可以让喧嚣的少数所代表的“假民意”消声遁迹。为此,政府可以采取两条措施:一是尽可能明确受益者。譬如说,明确在当区兴建的公屋优先照顾本区的公屋申请者,这样一来本区的受益者就有动力自觉站出来发声支持;二是在无法明确具体受益者的情况下,想办法让潜在受益者发声。譬如说,如果公屋申请者站出来具名发声支持改划土地兴建公屋,那么他就可以获得加分,进而可以更早获分配公屋,同时也要求所有发声者,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都需具名,防止以假乱真。笔者相信,只要政府措施得当,真正的民意就会浮现。如果届时公众咨询仍是一面倒的反对,那么笔者只能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哀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
作者周小稞是紫荆党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