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香港基金|建筑科技加速供应 突破常规再下一城
早前新居屋开放申请,超额认购情况相较去年的27倍有所回落,但仍达到近18倍的水平。数字一方面反映供需状态有走向“较健康”的迹象,另一方面亦显示供应缺口依然“健在”,增加可负担房屋供应将继续成为施政重点。
来稿作者:区浩驰、周君玥
在一河之隔的深圳,前些日子也首度开放包括合资格港人在内的非户籍居民参与共同申购“深圳版居屋”共有产权房,引起社会上不少“无壳一族”关注。然而,笔者认为,深圳公共住房的建设效率更值得港人留意。举例来说,提供约2,700多套住房的龙华樟坑径保障性住房项目,从动工到今年六月落成仅用了一年时间。要实现如此惊人的建屋速度,离不开充分应用组装合成法(MiC, 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建筑科技。简单而言,这是将主要的现场施工工序转移至厂房内进行,通过预先制造独立组件,再运送到工地装嵌。透过应用MiC,可做到更好的质量控制、减省现场施工工序、降低建筑过程受天气条件影响,及提升建造业的生产力。
盘点公私政策措施推动MiC应用趋势
事实上,MiC对本地建造业界而言已非新鲜事,并且在公私营房屋建设上都获得广泛认可。公营房屋方面,目前已有数个涵盖不同楼宇高度和地盘状况的先导项目,包括楼高12层、位于新填海平整土地上的东涌第99区公屋项目,预计率先于明年落成。此外,房协也正以MiC方式兴建28层高的洪水桥第IA期专用安置屋邨项目,施工周期缩短至两年,较传统方法节省超过一成时间。其他正在落实的MiC项目还包括地盘情况更复杂的德田街公屋项目,以及单位数量更多的安达臣道石矿场居屋项目等。如当局在先导项目中充分掌握和熟练MiC技术应用,则有望于未来十年供应的后五年期间,能更广泛地应用,以达房屋供应目标。
至于私营房屋方面,当局则向业界提供政策框架和诱因,从而推动私人市场应用MiC。前者包括透过建造业议会,将屋宇署、消防署、水务署、机电工程署、运输署、环境保护署及海关等相关监管部门要求整理成《组装合成建筑法建筑项目的法定要求指引》供业界参考,以及由屋宇署发布符合《建筑物条例》规定的设计要求作业备考,并设立预先认可机制,理顺业界应用标准;后者则包括MiC建成楼面面积的10%可获豁免计入总楼面面积和和上盖面积,以及成立“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直接资助MiC项目承建商和顾问等。
既然MiC是公认能提升建屋效率的建筑科技,也有不少政策扶持,为何目前在香港的应用程度仍不算太高?笔者认为在建造成本、技术环境限制和规管便利度三个方面,还有不少可以继续优化的空间。
三个常规有待突破不断精进与时并进
任何新技术在开始投入阶段的成本一般都不低。目前MiC比传统建筑方法在成本上要高出至少一成,一方面是由于缺乏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也是应用经验尚未成熟和供应链不完善所致。笔者认为在现阶段,社会各界可先将焦点放在MiC的社会效益上,例如切实缩短可负担房屋发展周期、帮助建造业界升级转型、减少物料浪费和碳排放等,同时容许产业链上不同参与者有足够时间调整,理顺分散于大湾区不同城市的生产供应商和物流运输网络。到了2028年后的第二个供应五年期,随著至少一半公营房屋项目按当局目标应用MiC,规模效应将逐渐体现,届时将有足够条件显著降低应用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除了成本之外,建筑地盘的地理环境限制和技术可行性也影响MiC应用能否进一步扩展。众所周知,香港目前有不少狭小和位于斜坡上的地盘,不但缺乏额外空间存放组件,也没条件发挥“即运即吊”优势。若要在这些地盘应用MiC,反而会适得其反,使用传统技术更为合适。另外,由于目前MiC技术最高可兴建约40层的楼宇,如果地盘容许更高密度发展,则可能无法地尽其用。因此,虽然未来十年的发展重心将转向北部都会区,地盘特征倾向面积更大和平坦,发展密度也低于港九市区,但笔者期望当局和业界能在未来五年须充分掌握不同地盘类型的建筑技术适用性,并持续引进或研发适用于更高楼层和多元设计的技术。
最后,新技术的应用广度和进化速度与监管条例息息相关。持续更新相关条例才能张弛有度,兼顾技术安全与创新。业界反映,一般与MiC同时应用的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 Multi-trade Integrated Mechanical, Electrical and Plumbing),亦即在厂房预建再运送装嵌的楼宇“风火水电” 装置组件,也面对合规问题。例如,目前条例仍规定“消防供水设备须与大厦及发展项目的其他供水系统完全分开”。因此,虽然MiMEP在技术上可在厂房预制所有喉管组件,但为了符合法例要求,现时仍然须在现场分开安装消防供水系统。这不但增加了现场工序,也有违技术原意。就类似的技术规管矛盾,当局可保持开放态度,与业界定期沟通检讨,并经仔细安全检视后,考虑更新相关规管条例,促进技术创新,与时并进。
作者区浩驰、周君玥是团结香港基金研究员和研究实习生。文章的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