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珊|如何学好“两会”精神 有三个问题先考虑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全国两会月中闭幕,学习两会精神之风席卷全港各区,特区政府与民间团体纷纷针对不同对象组织两会的分享学习会。笔者身为全国政协之一,返港后也已参与多场不同性质的学习会,拟藉本文与读者朋友讨论三个关键问题:要学什么?该怎样学?而更关键的是:香港市民为何要学习两会精神?

来稿作者:杨莉珊

为市民找一个学习动机

学习与其他工作一样,必须要有合理的动机来推动,才能有理想的效果。对于商界的朋友,了解两会精神,从中提炼国家发展意图,可以从中捕捉商机,这已经是很强大的学习动机。对于从事公共事务的人,了解国家政策更加是工作基本要求。但对于每日忙于工作的普罗市民,这显然不构成他们的学习动机。

市民朋友为何要学?关键不在于事件是否重大,而在于与自己的关系有多密切。俄乌战争、法国因退休法案触发全国大罢工,绝对算得上是重大事件。但与香港的直接关联性不强,所以我们不需要太深入了解事件,也不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要学习两会精神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两会内容将影响国家与香港的日后发展。国家与香港虽然循“一国两制”原则发展,但经济、民生、政治等方方面面早已高度结合一起,而且随著发展的需要,将更进一步融合。在这种大趋势下,香港与内地在“一国两制”体制上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有关国家未来发展的全国两会,其实也预示著香港未来的发展道路。

但可惜的是,“一国两制”的普法教育还需进一步深化,社会上至今仍有民众误解“一国两制”就是一国国家的“品牌”下,内地由内地发展,香港由香港发展。如果这种思维怪圈不打破,恐怕喊再多“国家发展,香港机遇”的口号也不能动员太多民众的学习兴趣,因为当个人认为事情与自己关系并不紧密,很明显就不愿意投放太多时间去学习。所以推广两会精神学习的前提,在于巩固社会对“一国两制”的深入认识。

选好方法与内容提升学习效果

两会是一个有关国家未来发展的全方位会议,相关的改革、规划集中呈现,内容丰富繁多,涉及整个社会。尽管市民知道两会精神与自己有紧密关系,但市民却并不一定有兴趣主动了解整个会议的方方面面,因为国家大政、宏观政治,毕竟跟普罗市民有点距离。

笔者过往也曾应邀去一些社会团体、学校分享两会精神,在做准备之时,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往往是观众是谁?然后根据观众关注的角度来决定具体的分享内容。只要找出受众的学习动机,那学习内容便更容易解决了。笔者相信大多数市民都可以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关注点,比如对青年朋友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可能蕴含适合自己改变人生的商机,内地升学可能给自己一个不一样的后半生。对于长者来说,跨境养老也将为自己提供更多选择。对于有一定基础的香港公司,或者国家在“一带一路”的发展布署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最后要讨论的是“怎样学”的问题,这算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宣讲者用怎样的技巧,受众用怎样的方法,学习过程又是否需要那些工具?这些都决定了学习的效果是否理想。学习过程是接触新知识的经历,让听众快速掌握此前并不熟悉的新知识,我从多位口才便及的政协同侪身上学到讲故事的方法。而做为一个学习者,先对有关课题有个预习,也可以明显提高学习效果。当然,如果官方可以及时出版一些附注背景资料的政策解读小册子,这更有利于提高一般民众的学习效果。

我们经常在学习当中听到很多宏观性的“金句”,比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推进强国建设,离不开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在强国建设进程中,香港有责任更有条件发挥重要作用。香港应用好自身优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独特的贡献”等等。这种语言虽然鼓舞人心,但要让普罗市民有所共鸣,恐怕还需要进一步的解说“金句”背后的故事。

作者杨莉珊是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