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论坛.伍于祺|抗疫欠蓝图 难吸引外资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外媒《彭博》早前引述消息人士指,行政长官李家超倾向于今年11月取消酒店隔离政策,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则属意收紧措施,两者在抗疫政策上意见分歧。尽管李家超会见传媒时,强调政府团队在防疫工作上团结,惟始终无正面回应当局在政策上的取向。两年多以来,无论是与内地或海外通关,消息皆只闻楼梯响。

笔者在外资公司工作多年,深知圈内一直期盼特区政府能提供带领香港走出疫境的清晰蓝图,因为有了蓝图,才能判断香港是否还有投资价值,才能决定是否来港投资。

来稿作者:伍于祺

防疫政策和通关问题缠扰香港两年多,上届政府就是否进行全民强检、清零与共存之间陷入意识形态之争,期间不少外资企业已悄悄离开香港。一直以来,外资企业依赖香港作为亚洲“超级联络人”(super connector),帮助他们连线内地和国际。然而,在极度严格的出入境限制下,这些企业难以填补空缺和吸引人才来港工作,原因包括检疫期太长、无法出外公干、员工无法回国探亲等。即使在疫情回落的时候,他们还是看不到复常的曙光。

“3+4”欠吸引力

商界要求通关的声音不绝于耳,新政府上场后,在防疫抗疫政策上明显较为进取,例如暂缓“熔断机制”、积极向内地争取增加“驿站”名额、实施“3+4”酒店检疫方案等。社会普遍欢迎上述措施,惟大部份国家和城市近年已开始实施免检入境,而来港仍然要接受3晚强制检疫、4晚自行监察,以目前国际大环境而言,香港的引吸力实在有限。

早前有消息传出,政府拟于11月举行国际金融投资峰会及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时,放宽海外入境的防疫措施,包括向参与的银行高层提供入境隔离豁免、来港作赛的球员需接受闭环式管理等。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部份获邀嘉宾拒绝接受免检优待,担心会被批评“走后门”,但若要接受现行严格的检疫规定,他们就不会考虑来港。政府计划向国际金融机构高层提供特别待遇,正说明了现行政策根本无吸引力,更遑论吸引外资公司来港作长期投资。

传媒追问李家超实施“0+7”的可行性,他仅重申抗疫五大原则,包括“不躺平”、减重症和死亡、平衡防疫风险和经济需要等。然而,面对每日逾万宗确诊个案,政府如何“不躺平”?是否强制全民接种疫苗?又或疫苗接种率要达至多少,政府才考虑恢复对外通关?如此种种,政府需提供具体的资料和清晰的方向,才能恢复外企对香港的信心,不能再单靠“放风”来试水温了。

作者伍于祺是香港互联网协会主席,是工程博士及工程师。文章的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