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从资产数位化到生态构建——香港物流业借力RWA的战略机遇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孙嘉来、于承忠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贸易枢纽,香港在物流业发展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将RWA(Real World Assets,现实世界资产)与香港的物流产业相结合,能够为香港物流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巩固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

香港的物流业一直以来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这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世界级的基础设施、自由贸易政策以及健全的法律和金融体系。香港毗邻中国内地,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门户,也是亚洲的重要物流枢纽。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之一和高效的港口,使得香港在货物运输和分拨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作为自由港,香港实行低关税政策,简化了贸易流程,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便利。此外,香港拥有独立的法律体系和成熟的金融市场,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高效率的清关流程也使得货物能够快速通关,提升了物流效率。

RWA通过将现实世界的资产进行代币化,为物流行业带来了诸多创新机会。物流企业可以将仓储设施、运输工具、应收账款等资产进行数位化,并在区块链上进行交易和融资。这不仅降低了融资门槛,加快了融资速度,也为中小微物流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管道。RWA技术还可以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透明化和追踪,降低资讯不对称,从而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智慧合约自动执行交易,RWA能够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跨境支付和结算成本。同时,区块链技术提升了贸易融资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欺诈风险,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将物流资产进行证券化,RWA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参与,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为物流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充分发挥RWA在物流行业的潜力,香港应当采取多方面的策略。首先,建立健全的RWA监管框架,明确代币化资产的法律地位和监管要求,保障投资者权益,鼓励创新。其次,加强对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慧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RWA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援。同时,鼓励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科技公司等加强合作,共同探索RWA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场景。人才培养方面,香港需要培养一批既懂金融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RWA在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最后,利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枢纽的优势,吸引更多国际企业参与RWA物流的发展,推动产业生态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在实践层面,香港已有多个成功案例为RWA赋能各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汇丰银行推出了面向香港零售投资者的实物资产代币化产品“汇丰黄金代币”,为RWA业务树立了标杆。内地新能源公司朗新科技在香港成功获得首笔RWA跨境融资,用于新能源领域的储能和充电桩产业,体现了RWA跨境融资的潜力。此外,通过蚂蚁数科提供的代币化资产平台,香港的全球航运业务互联网(GSBN)发行了海运电子提单(eBL)。通过金管局的互操作平台,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促成了使用代币化货币来结算电子提单的转让。

RWA为香港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香港应充分发挥其在金融、贸易和物流方面的优势,积极拥抱RWA技术,推动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巩固其作为国际领先物流中心的地位。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框架、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合作和人才培养,香港有望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RWA物流生态系统,为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贡献力量。

作者孙嘉来博士是澳大利亚资深注册会计师,于承忠博士是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的客席讲师。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