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友|落实生产者责任计划 积极推动循环经济
来稿作者:洪蔼诚
环境事务委员会近日就“塑胶饮料容器及纸包饮品盒生产者责任计划”的条例草案进行讨论。政府建议采用“市场主导”方式,要求制造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共同承担收集、回收、处理及处置报废产品的责任,并计划最快于2026年实施。此计划初步订立塑胶樽和纸包盒分别30%及10%的回收目标,未来会按实际回收情况,逐步调整及提高。
香港地球之友认同需要加快实施此计划,以应对塑胶废物日益增长的问题。为此,我们促请政府采纳以下建议:
1、政府必须定期检讨主要持份者的责任、最低回赠金额、回收目标及计划的其他组成部分,过程中应设立独立专责小组提供建议。为赶上其他国际城市的步伐,政府应加快提升回收目标,并在计划中明确订明检讨程序和时间表,务求在五年内提前成第四阶段目标。
2、回收率及相关数据必须通过具透明度的汇报系统向公众公开,以确保计划的公信力和问责性。计划应清晰订明并严格执行对违规饮料供应商或计划营运商的罚则,以确保其成效和完整性。
3、政府应就设立指定回收点的零售商提供更明确的界定,例如营运规模和销售量要求。同时,应将收集网络由大型零售商扩展至中型零售商,以建立更完善的回收网络。此外,政府应考虑在屋苑和回收店设立大型收集点,以收集各类饮料容器。
4、政府应加强对回收业的技术支援。当中须涵盖扩大“回收基金”的资助范围,重点支援饮品纸盒回收和复合物料加工,同时,应积极推动与大湾区的技术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政府应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门支援,包括技术指导、培训及过渡安排,以协助它们符合新的环保要求。
5、政府应通过环保署绿展队及“绿在区区”网络,开展全面的公众教育活动,以提高公众回收意识。同时,应在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推广回收知识,并透过各种社交媒体渠道提高参与度。政府亦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以确保收集和回收服务质素。
6、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包装仍然是塑胶废物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将生产者责任扩展至所有包装废物,以避免过度包装,提高物料的可回收性,并限制即弃塑胶的使用。
香港地球之友强调,塑胶饮料容器及纸包饮品盒生产者责任计划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能有效应对本地塑胶废物问题并推动循环经济。然而,计划的成功有赖全面而清晰的政策框架、持份者的积极参与以及有效的执行机制。我们促请政府采纳上述建议,确保计划能达致更高的回收率及环保效益。同时,我们期望政府以此计划为起点,逐步完善生产者责任制度,并将其扩展至其他包装废物,推动香港向可持续发展迈进。
作者洪蔼诚博士是香港地球之友行政总裁。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