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支援癌症病人药物治疗 资助计划减轻经济负担
来稿作者:陈伟杰
癌症治疗是一条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路,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而言,昂贵的药物费用往往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随著标靶药物、免疫治疗等创新疗法的普及,为了让有需要的病人获得适切的治疗,坊间有多项援助计划,通过合作模式,为合资格的公营医院患者提供药物资助,帮助患者减轻经济压力,持续抗癌和惠及社群。
这些资助计划能有效帮助有经济需要的公营医院患者衔接疗程,提升治疗封顶式药物资助,患者只需支付前几个疗程的药费,其后便可免费获得余下的疗程药物。这种“分段承担”的模式能有效帮助夹心阶层患者持续用药。
一些非政府组织及慈善组织如圣雅各福群会惠泽社区药房、香港乳癌基金会,提供多种资助模式,包括“药费回赠”、“自费封顶”、“买五送一”等,减轻有经济需要的病人治疗期间的经济压力。而多间跨国药厂推出“用药愈久,资助愈多”的PSP计划,有些患者使用超过半年后可获后续50%药费减免,我们也见到有关用药的总费用大跌超过七成。
以肺癌为例,以往一个月镖靶药物的治疗费用需要三万多元,最近收到惠泽社区药房的资料,就只需九千多元,对于有经济困难及需要自费的公营医院病友支援幅度有很大的提升。
而有关的资助申请步骤也不复杂,癌症患者大致上可透过以下三个步骤申请资助,获得治疗支持。
1、与主诊医生讨论:确诊后,向医生了解具体的治疗建议,并取得特定药物的处方及转介信。
2、经济状况评估:准备相关收入证明及资产申报文件,并接受审查。
3、提交申请:在医护人员或社工的协助下,向相关机构递交申请文件。
让病人获得全面资讯,有助一起实现“癌症不是绝症”的愿景,除了科技及医疗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同时需要社会资源的全面配合。在这个繁忙的都市中,我们依然看到有心的机构联手社福机构,让不同的医疗资助计划出台。我们组织下月亦会举办“香港癌病关注日2025”,讨论更多关于改善癌症药物选择和可负担性,希望可以探讨多层次的医疗融资方案,确保癌症药物融资保障,杜绝因病致贫,让大家在抗癌的路上,不再孤单。
作者陈伟杰是同路人同盟主席。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