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方向|企业进驻北部都会区,有何著数?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周子烈

北部都会区整体潜力和经济产能,将有望超越九龙东成为真正连结深港,大湾区及香港,以至区域及国际动力的腹地。一些连月过来香港设立公司区域总部,以及选择在香港成立初创公司的企业家,以至带著资金和期望过来的人员,无不认为往返科学园超级便利。如果大家在平日到科学园走走,不论是12W还是16W,都是非常热闹。同时,在这个园区中工作和在邻近屋苑生活,都会感到无比的年轻和充满活力。

放眼未来二十多年,相信只会对类似科学园的商业及工业用地需求更多更广。一些受惠于九十年代的行业,大都感受过中环金钟的活力,投行、私募基金、证券、会计及法律界等精英聚集在皇后大道中、毕打街、穿梭于国金、怡和和长江等大厦,谈的都是上千万过百亿的大项目。换到2024年,同样地见到陆续有一批又一批创科、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和新能源公司,进军香港设立研究院、跨国企业决定在香港设立研发及扶持生态圈,最重要的是,特首、财爷、几个问责官员如创科及工业局局长、医务卫生局局长、商经局局长及引进办等走遍大江南北,定要把香港建设成为先进的创科及生物科技中心。

随著北部都会区正式成形及几个主要片区招募发展商参与,未来发展商、本地、内地和海外企业如何合纵连横推陈出新极为关键。最新一期习近平主席在求是的文章重点指出,国家发展大道在于守正创新,不论80多家签署支持北部都会区先行一步顺应时代发展,还是未来陆续加入的伙伴,其实都是以港为家,倚港兴业的坚定参与者。回望香港赖以成功的因素,就在于官员给予机会和制订方向,商界、学界和民间抓住机遇,拼劲投入,最重要的还是结合了国家发展及国际形势,找到最好的方案和项目做大做强。

坦白说,香港在创科和生物科技之旅的起步是迟缓了一点,如果十年前政府锐意北部都会区的规划,大疆的创办人选定建厂的地点也许就是河套而不是深圳南山。同样,如果港深创科园今天已经建好第三期,广阔的商业办公室就可以租给华为、百度、宁德时代等企业,也可以让众多海外和内地一流的生物科技企业建厂,调动前沿临床和研发来港。又假如片区一早平整起来,会不会也有数家新能源电动车企业如比亚迪、特斯拉等选择同步在内地和香港设厂呢?

北部都会区和河套政策出台,正正是香港全面确定急起直追的时代,有如股票确实转向和转势。散户一般在二级市场会在较迟的时候才入场,但大户往往早著先机,在初段就陆续进场吸纳。北都就像一个在创业板上市的股票,董事局成员是国家及特区政府,而广大的市民是股东一部分。既然国家多番定调北都未来发展路向,上周也在中联办主任和特首加持下,结合接近百家企业共同誓师,签订和承诺投入过千亿,未来如何跟进和选定发展项目,确实不能够执输。

笔者刚好在这几天随团到成都考察,既看到四川创科企业蓬勃发展,也感受到它们积极出海和放眼国际市场的战略,每次到内地参与活动、论坛和跟著政府人员一起,都会见到内地企业家积极交换微信,主动把项目分享和立即安排人员到港看看合适的办公室,这些亲身体验,有时比起读报看网上新闻来得更震憾。

作者周子烈是香港新方向的创新科技政策研究主任。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