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党.施政报告|措施虽然满满 改革仍需努力
来稿作者:周小稞
10月16日特首李家超公布上任以来的第三份施政报告。这份以“齐改革 同发展 惠民生 建未来”为标题的施政报告应该说再次彰显了李氏上任以来所展现的“做到事 做实事”的施政风格。整份施政报告可谓“措施满满”,涵盖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从各大中心(金融、贸易、航运、航空、创科、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文化交流)的打造到北部都会区的开发再到人才集聚高地的建设,从土地房屋到医疗服务再到养老关爱,称得上是通篇的“任务清单”。
这些措施中有几条值得笔者特别提及,因为它们反映了紫荆党的主张。第一,将离岸人民币业务作为强化国际金融中心的主攻方向,而这正是紫荆党在去年施政报告建议书中有关强化香港金融中心的核心建议。第二,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和国际级黄金仓储设施,而这一举措也与紫荆党今年4月提出在香港发展大宗商品与贵金属交易的思路不谋而合。第三,今年5月紫荆党曾撰文提出把“留学香港”做大起来,此次的施政报告则第一次要求打造“留学香港”品牌。
谈完施政报告的优点,再来看施政报告的不足。首先,整份施政报告似乎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尽管各项措施琳瑯满目,但这些措施一来基本上在社会上多有提及与讨论,没有太多新鲜感,二来欠缺对提升经济发展与改善社会民生的冲击力。这一方面反映出特区政府对各方意见与建议的虚心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特区政府的保守取态。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李家超的这份施政报告在香港民意研究所的民调中表现一般,得分是三份施政报告中最低的。
其次,整份施政报告更像是完成了中央交代的“功课”。无论是八大中心,还是北部都会区、人才集聚高地,这些提法基本上都出自中央有关香港的论述。围绕这些提法的种种措施占据了施政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六十页的报告正文竟然没有一段专门分析当前香港所处的形势、面临的问题与遭遇的挑战,令人感到施政报告针对性不强,不大接地气。施政报告公布的次日,李家超出席电台节目接受市民的提问,结果大部分问题都涉及周遭民生,对经济大计甚少关注。
最后,整份施政报告在重大改革议题上仍没有明显突破。最近一段时间,从中央到香港,“改革”成为热议的话题,这也让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人士对于新的施政报告充满了“改革”的期待。客观而言,新的施政报告也确实对“改革”做出了积极回应,不仅在施政报告的标题上突出了“改革”二字,而且正文中提及“改革”的次数达40次。相较之下,李家超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仅提及“改革”一次。为了强调此次施政报告的“改革”意识,李家超在当天举行的、阐述其施政措施的记者会上,占用20分钟开场白的一半时间来论述自己的改革理念。
笔者专门研究了一下这41次“改革”二字在施政报告中的分布情况。出现在各类大小标题上的“改革”有9次,出现在第一部分引言和最后一部分结语、论述改革理念的“改革”有17次,而剩下的15次“改革”:涉及政府治理与雇员培训的各有3次,涉及医疗体系与文化体育的各有2次,涉及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创科中心、药械审批与数字贸易的各有1次。这15次“改革”中的大部分涉及机构方面的改革,如政府治理、雇员培训、文化体育、航运中心等,真正涉及体制或法规改革的只有医疗体系、药械审批与创科中心。
在笔者看来,新的施政报告虽然“改革”意识浓烈,但“务虚”的成分多,“务实”的成分少,即便是“务实”的部分也只是一些机构或制度层面的修修补补,譬如说增设三位副司长、把“香港海运港口局”改为“香港海运港口发展局”、优化药械审批程序等。而真正窒碍经济转型发展与社会民生改善的制度性、结构性弊端却鲜有触及。以土地房屋为例,当前的制度明显擡升了香港整体的生产要素与生活要素成本,压重伤害了香港各行各业的竞争力,极大削弱了广大民众的获得感。再以财政税收为例,对地价收入的依赖、经常性收支与非经常性收支的错配,导致财政纪律松弛、外包服务与工程费用高昂、财赤居高不下。
笔者之前曾撰文指出,推进香港改革事业的关键在于人与思想。如果特区政府认识不到一些重大制度层面存在的结构性弊端,以为各种修修补补、各类改进完善就是香港特色的改革,就足以让香港走出经济转型危机与社会深层次矛盾,那么香港的改革前景堪忧,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此次施政报告中,政府不顾香港大多数民众买不起房的现实而试图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阻止房价调整、进而维持香港高地价与高房价的行为,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而政府面对北上消费浪潮下本地消费市场疲弱态势的无能为力甚或无动于衷也说明,改革非易事,政府须担当。唯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才能帮助香港走出困境、走向新生。
作者周小稞是紫荆党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