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揭发者|香港要改革之食物环境卫生署发牌制度
中联办主任郑雁雄先生提出“如何善用海岸线、海岛、动漫、演艺、电竞、康养、人工智能和滨海运动发展香港旅游”。香港要有效地开发富丰文旅资源,需要政府政策的配合,吸引更多投资香港文旅设施;本地美食就是其中一个吸引旅客到港的原因,香港被誉为“美食天堂”,但香港饮食业在疫情过后仍未复苏,政府有什么政策协助及振兴本地饮食业,增强投资意欲?
负责签发食物业场所的牌照是食物环境卫生署 (食环署),根据《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透过其发牌制度、巡查和执法行动进行规管。食环署负责策划和督导食肆和制造食物业处所的环境卫生。食环署的食肆发牌制度沿用至今几十年,需要进行改革,简化申请程序,利用新科技促进效率。
目前食环署共签发19种牌照。和食肆和食物制造有关的牌照12种,包括︰食肆牌照、烘制面包饼食店牌照、冻房牌照、工厂食堂牌照、食物制造厂牌照、临时食物制造厂牌照、新鲜粮食店牌照、冰冻甜点制造厂牌照、奶品厂牌照、烧味及卤味店牌照、综合食物店牌照、售卖限制出售食物许可证等。其他行业牌照有7种︰包括公众娱乐场所牌照、酒牌、商营浴室牌照、殡仪馆牌照、泳池牌照、殓葬商牌照及厌恶性行业牌照等。什么是厌恶性行业牌照?根据食环署资料,包括煮骨、毛皮加工、清洗羽毛、加工处理肥料、融解固体脂肪、加工处理鱼翅等工作皆属厌恶性行业,须向食环署申请。截至2023年3月31日,有效食物业牌照有34,640个,有效受限制食物售卖许可证有11,071个。
食环署的食肆发牌牵涉五个相关政府部门︰屋宇署负责楼宇结构安全、厨房耐火结构及招牌结构安全;消防处确保申请人递交图则符合防火及走火通道的规定,并符合通风系统规格;环境保护署确认申请者遵守《空气污染管制(火炉、烘炉及烟囱)(安装及更改)规例》;机电工程署确保食肆内气体装置须符合气体安全条例、附属法例及相关的守则;劳工处则确保经营者遵守《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及《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申请人须符合以上各项条例才能获发经营牌照。
食环署处理食物业处所牌照申请时间长。食环署把申请转介予其他局或部门征询意见,例如屋宇署、消防处、机电署等,延长了签发时间。在2022年,签发新食物牌照平均处理时间介乎138至217个工作天。食环署的发牌制度需要简化程序,提速提量。例如推广旅游及刺激经济项目“香港夜缤纷”,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食肆在晚上经营,如何能达至夜市应有的成效?
在食肆牌照处所内售卖酒类以供食客饮用,必须向食环署申领酒牌,防止未满十八岁的年青人买酒及饮酒。其实年轻人到便利店或自选市场都能轻易买酒,酒牌的作用是否形同虚设?如何精简发酒牌制度的架构,让更多酒吧或食肆申请酒牌,提升顾客的餐饮美食体验?
现时立法会议员促请政府下调或撤销烈酒税,其实所有酒类应该一视同仁,为何烈酒要征高税而其他酒类不需?一体化降低酒税有利刺激食肆的生意。
很多文旅资源在香港都因发牌制度而未能好好发展,2015年时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引进的美食车便是一个例子。美食车必须取得食物环境卫生署发出的“食物制造厂牌照”及运输署发出的“特别用途车辆牌照”,并须遵照机电工程署的规例,导致每部食物车的成本超过100万港元。试问这样食物车怎能灵活经营?未能像东车亚的美食车既灵活,也有文化特色。
在香港乡间郊野地方办食肆更牵涉复杂的申请程序、消防、排污、卫生和安全等事项。其实在港岛北面沿岸的海滨长廊空间,最适合增设咖啡店或小食亭,增加文旅资源,可惜政府未有相关长远规划。曾经配合“夜缤纷”活动,在海滨公园举行短期美食夜市,不过只是短期措施。政府应研究长期夜市政策,并在发牌制度上拆墙松绑,简化程序。
政务司司长应统筹相关政府部门,包括食环署、消防署、水务署、屋宇署等,就食肆发牌制度进行大手术,简化申请手续。2024年1月食环署推行“专业核证制度”,准许食肆牌照申请人以“先发牌、后审查”的方式申请牌照。食环署接纳由注册结构工程师签发的“符合规定证明书”及图则,作为符合各项卫生规定的证明。食环署基于该些证明先发出牌照,然后才派员实地覆核审查,以确认处所符合卫生规定。
这个简化申领程序、缩短审批时间的机制是一个好开始,期望政府有更多发牌制度的改革方案,有利及剌激本地经济增长和发展。长远来说,必须检讨食环署整体编制和运作;推动副地区特色的地区行政制度。才能加强香港文旅投资的可能性。目前食环署制度只着重管,很少有积极进取的策略。促进更多元化和创建香港特色的食肆发牌制度,例如水上避风塘小型食肆是否可行?目前是完全不可以发生的,就是因为目前食环署运作几十年没有更新过,只着重管而缺乏改革的动力。
者胡恩威是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进念.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暨行政总裁。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