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惜地球|给《施政报告》的绿色《意见》
来稿作者:黄子劲
8月11日,中国内地发布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下称《意见》),展示了政府在未来十年内实现全面绿色转型的承诺。主要目标是于2030年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广泛采用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到2035年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行政长官正就《施政报告》征求各界意见,想必也应该收到这份含金量十足的绿色《意见》。《意见》有几项值得关注的提议。
力推绿色能源 提升气候韧性
从气候行动的角度来看,《意见》鼓励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绿色能源的发展,包括海上风电、水电和太阳能等。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内地发电总装机的53.8%,可是国务院显然想做得更好,于是设定更高的目标。此外,《意见》亦鼓励发展岸电系统、充电站和氢气加注站等低碳或零碳能源设施。在规划方面,《意见》还提倡“生态优先”,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郊野公园,以及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以增强城乡的气候韧性。大家对这些举措是否耳熟能详?为何香港仍未实施这些来自民间和商界的建议?
推动减废回收 倡立法减包装
虽然《意见》并未明确提及实施都市固体废物收费计划,但是内地早已就此进行了不少讨论。今年7月,绿惜地球获邀到北京参加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举办的论坛。论坛讲者包括我们的代表,以及来自韩国零废弃运动网络董事会主席金美花女士。我们应主办单位要求,分别带出实践垃圾收费的经验和挑战。其实,这份来自国务院的《意见》相当支持地方政府推动垃圾收费,并建立废物分类和减量的激励机制。有见及此,特区政府应加快评估重推的关键,做好充分的准备,下定决心于2025年在立法会提出重新推动都市固体废物征费计划。
在过去几年,中国政府一直强调废物源头分类的重要性,废物分类工作在许多内地城市取得显著进步。此外,《意见》还建议立法打击食物浪费和过度包装,相信这些想法对《施政报告》或有重要的启示。
多管齐下 推动可持续发展
基于污者自付原则,中国政府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例如征收或改革环保税、能源税和水资源保护税等,以促进资源的高效运用和低碳经济。这些财政措施预计将鼓励市民慎用资源和实行低碳的生活方式。《意见》中有许多可行的举措值得政府深思,包括成立具有国际认可的绿色认证机构以促进绿色产品和服务,并加强生态环境退化补偿和恢复机制等等,均是香港可借镜的点子。
绿色经济 一石二鸟
有人可能会认为在经济低迷时期还在推动环保是“离地”,觉得政府应专注于“拼好经济”。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假如为了发展经济而漠视环境,日后便得付上沉重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几十年前,英国的有毒空气以及中国内地的土地和河流污染正是前车可鉴。人所共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都是新质生产力,国务院发布的这份《意见》高瞻远瞩,不但有助提升经济表现,更是迈向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步。
8月15日是国家生态日,主题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份《意见》恰恰在国家生态日前几天发布,表明中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作为大湾区的重要成员,香港决不应在经济和社会的绿色转型上落后于人。
作者黄子劲博士是绿惜地球副总干事。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