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方向|如何让高才真正在港落地生根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刘畅

近年来,特区政府大力推动“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以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来港发展。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计划初步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大量高学历、高收入的人才涌入,不仅为香港的人口结构注入新鲜血液,更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宝贵的人力资本,为香港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随著众多高才子女的来港就读,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地学校收生荒的困境。

然而,随著首批“高才通”签证即将到期,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这些“香江新丁”能否真正扎根香港、安居乐业,而不仅仅是“过江龙”。毕竟,人才的流动性很强,如果我们只是把他们“抢”到,却留不住,无法让他们在港创业就业,那么再多的人才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无法为香港创造真正的价值。

对于有意在港创业的高才而言,虽然特区政府已经提供了一些咨询服务,但在实际创业过程中,他们仍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例如,开立银行帐户程序繁琐耗时,有创业者注册公司后3个月都未能完成开户;资金如何来港、跨境支付效率低下等问题也困扰著不少创业者。此外,许多高才对如何利用自身资源进入数码港和科学园等创新孵化器缺乏了解。因此,政府应与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简化新成立企业银行开户流程。同时,继续加强举办针对高才创业者的政策宣讲会,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包括香港创业环境、政策法规和资源渠道,减少信息差,提高创业成功率。引导高才创业者加入数码港、科学园等创科平台,提供孵化服务、技术支援、投资对接等,为新兴企业融入香港的创科生态圈做出更大的努力。帮助高才更好地利用香港的创业环境。这不仅有利于高才创业成功,还能为本地专业服务业带来更多机遇。

对于有意在港就业的高才,特区政府更要主动作为,下好“相亲相爱”的棋。一方面要搭建高效的人才资讯服务平台,精准挖掘高才的学历、技能、经历等背景特征,推荐适合的岗位,实现人岗精准匹配,让每一位高才都能找到施展抱负的舞台。另一方面,还要引导用人单位开阔视野,充分考虑高才的国际背景和资源,为他们量身打造发挥所长的岗位。唯有让高才各尽其才、各展其能,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红利,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扎根香港,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香港拥有独特的中西文化融合优势,教育体系享誉国际。随著大量高才子女来港,为香港教育界带来了新的生机。特区政府应抓住这一契机,鼓励更多中小学、幼儿园参与到“高才通”服务中来。一方面,教育部门可以牵头开展校企对接,定期举办教育资源推介会,向高才家庭介绍香港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一站式”升学指导。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校做好跨文化融合这篇文章,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互动,协助其子女顺利融入本地教育体系。这不仅有助于吸引和留住高才,也能为本地学校带来更多生源,缓解收生不足的压力。

眼下,首批“高才通”签证即将到期,相关延期指引亟待明确。对此,建议尽快出台细则,明确通过创业、就业等合法途径申请续签的具体标准,让高才心中有数。对于因特殊原因未能在两年内达到续签条件的人士,可以讨论是否给予其一定灵活性,体现人性化关怀。与此同时,对于社交媒体上鼓吹“挂靠”续签等不实信息,有关部门更要积极应对,加大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黑中介”,切实维护香港的良好声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是香港赖以成长的核心要素,更是构建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让“高才通”真正落地生根,不仅需要科学完善的顶层设计,更离不开方方面面的细致服务。期待特区政府充分用好这一“金字招牌”,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四海英才,以更加周到的举措呵护每一个“香江新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让香港这座人才高地永葆勃勃生机。

作者刘畅博士是香港新方向总召集人。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