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新任新闻统筹专员应有什么角色和功能?
来稿作者:张景宜
过去几年,笔者就新闻统筹专员 (IC) 一职写过几篇文章,也一直认为特首和政府需要尽快重设这个重要的职位,以配合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在新媒体,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急速发展和转型下,新闻周期不再是以日计算,大家也等不到政府各部门隔天回应,也不再按晚间新闻,早上电台播放时间准备回应。反之,随时出稿,特首、局长们发出简短及即时回复,以及遇上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和全面的官方权威回应等,都是新时代的节奏和步伐。笔者除了喜见特首终于任命最合拍和懂得生态的人选就任IC,同时也对他抱有相当大的期望,套用一点网络术语,我相信新IC的工作和带领的团队继续全天候七日应机,以全面照顾好各大编辑、KOL、采主和记者友好。
新政府就任差不多两年,在国家支持和特首带领下,我们见到治理体系越趋完善,团队成员大家全力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因此,IC要在背后和团队加紧落实特首及各个政策局的具体工作安排和协调。同时,特首办如何各个局方和新闻处等,在紧跟舆情方面扮演著更重要角色,把市民的想法通报、持分者建议整合,还要即时回应一些虚假和不实的讯息。
而新任IC除了处理日常职务外,还要拥有危机管理的意识,全面协助特首应对各式各样的危机,与团队准备好即时的LTT及掌握情况,准备记者会等。笔者在媒体和公关界工作多年,最欣赏的前辈们,如关则辉、张树槐等,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和经验为领袖们在幕后部署、谋划和处理好与各个相关持分者的关系,新任IC也需要做到这点,有别于一般发言人制度和文化,新闻统筹专员更像是特首的公关幕僚长,而笔者认为,是次特首任命谢振中确是相当合适,也有千里马找到伯乐的感觉。
以这个作比喻的原因是,谢振中在过去十多年,从幕前走到幕后,曾经在前线带领与传媒编辑及记者联系,成立过“蓝背心”传媒联络队,协助前线警务人员与前线记者之间的沟通,也曾经主持几十场“四点钟记者会”。不得不分享的是,他当分主理警队的Facebook、Instagram屡屡创新,主动与网民交流和接触,积极宣传警队工作,成功一步步建立起几十万粉丝的专页。而自从2022年新政府上任后,据笔者了解,特首与特首办主任和谢振中逐渐建立起非常好的默契,在早期的歌手队伍红馆事故、工程天秤倒塌严重情况,以及大大小小的回应,谢振中和团队们与特首都是午夜和凌晨紧贴跟进事态发展,尽快迅速回应传媒。有时候做公关和公共事务,年轻的团队成员未必明白,为什么需要与所有的媒体朋友和KOLs都开新的群组,以及把每一位都珍而重之,因为作为负责任的公关人,都需要依靠和重用业界人士,把讯息经过不同的频道,各个重要的社交媒体帐号,准确、及时、全面地把讯息传递到公众手中。
笔者认为,虽然谢振中有相关经验,新闻处处长也有新的任命,但未来相信新闻统筹专员的角色需要明确拟定整体的策略,例如未来创科、环保、工程、以至北部都会区的规划,同时也要多与媒体代表交流,并且有必要为不同局长和内部进一步提升与外界交流和接触的频率。
综观不少坊间和业界的相关资深人士,大家确有不同的强项和优点,相对而言,谢振中曾经服务过多个政策局,也担任过警队公关领导,熟悉和懂得如何跟政务官、新闻官交流,也与局长和常任秘书长定期接触和掌握政策最新发展和走向,笔者相信是次任命中,特首深庆得人,同时也期望新任IC能够持续与媒体和业界继续深度交流和定期听取各路人马的想法和建议,让施政落地,贴近社会脉膊。
张景宜从事公关行业,曾于新加坡电视台和本地媒体担任编导。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