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焯照|票价可加可减机制设计出问题 难怪经济衰退可以加价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运输及房屋局前局长张炳良在其著作《不能回避的现实》中指出,政府在2007年两铁合并时曾提出两个核心目标:(1)订立客观而高透明度的票价调整机制;及(2)减低票价和(两铁系统之间之)转乘车费。虽然核心目标非常清晰,但结果却不乎预期,即使引入票价调整机制后,市民投诉港铁票价仍持续向上,看来政府和港铁仍须在票价调整机制继续努力才可以达到以上两个终极目标了。

来稿作者:关焯照

两铁合并后,每年铁路票价的升减幅度是由一个名为《票价可加可减机制》(FareAdjustmentMechanism,FAM)来决定的。然而,自FAM采用至今,港铁票价持续出现加多减少的现象;票价调整的结果是十年录得加价,四年冻结价格,只有一年录得减幅。而且非常有趣的是,香港在这段期间却出现过三次颇严重的经济衰退(2008年第四季至2009年第三季,2019年第三季至2020年第四季和2022年),但当中只有2019-2020年的经济衰退,港铁票价是有所下调的,而在2022年的经济衰退中更决定加价1.8%(不包括延后加幅的0.5%)。当普罗大众看见这荒诞现象时,感觉当然不会好受。

现时FAM主要考虑通胀和运输行业工资两个经济因素,至于“生产力”则是用来减低票价加幅,而“封顶”和“启动门槛”则是条件性的(表一)。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通胀和运输业工资,这两个因素并不完全反映经济状况,因为通胀具有黏性,其变化可以颇慢。至于运输业工资则受到劳动市场供求所影响,尤其是香港人口老化影响劳工供应,这种情况未必从经济周期得以完全反映出来。因此,FAM方程式必须纳入整体经济表现因素用作更有效地计算港铁票价调整幅度,市民才会对FAM有信心。

本研究中心提议直接将经济现况,例如经济增长,纳入FAM的方程式中(表二),三个主要经济因素的比重可以设定为平等,即大家的比重均是1/3。此外,在计算票价变动时,“封顶”和“启动门槛”同样要考虑。如果这个修正的FAM用于2022年的经济衰退,由于包括经济负增长3.7%于计算票价变化幅度,2023年的港铁设定票价应该是减0.37%。与原用的FAM所计算出来的加1.8%作比较,谁能服众,答案显而易见。

FAM的原先意念是好的,以一个客观丶透明和具合理性的机制来处理票价调整幅度是乎合公众利益,无奈,现时港铁采用的FAM方程式却没有包括一个能够完全反映经济现况在内的因素。有见及此,本研究中心提出纳入经济增长于FAM方程式之内,目的是改善这个机制的合理性和认受性。从采用2022年经济衰退的例子来看,提议的FAM方程式的确能够发挥作用,起码可以避免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仍作出增加票价的荒谬决定。

作者关焯照是冠域商业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