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云|城大东莞培育新质生产力 巩固国际高等教育和人才高地
2024年4月16日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香港城市大学 (东莞),标志著又一所香港与内地合作办学的高校正式诞生了。可以说,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正式设立,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来稿作者:陈锦云
《大湾区规划纲要》下 港澳与内地合作办学持续高品质推进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高效率筹备成立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广东省政府、东莞市政府以及香港方面的大力支持,尽管疫情阻碍,也只经历4年多就建成校园和招聘了世界一流师资而正式成立,实属不易。2020年初,东莞市人民政府、香港城市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签署协定,合作举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至2022年6月,获得教育部批准筹备设立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至2024年4月获批准正式设立。
2023年9月13日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也曾访问筹备中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园。当时她表示,香港教育局支持香港高等院校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展开不同形式的合作办学,发挥香港高等教育界的特点和优势,为科研发展、知识转移和产业化缔造有利条件,促进师生在大湾区内进行高学术水准的交流和研究活动。展示了香港特区政府对香港城市大学筹建这所东莞新大学的支持。
“港城莞”将引入港城大学术标准 实现“两校一质”
香港城市大学拥有两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太赫兹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所中国工程科学院的分中心,即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以及三所与中国科学院共建的实验室,分别是纳米材料与力学联合实验室,机器人学联合实验室,和种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2024年1月,港城大获《泰晤士高等教育》评选为2024年全球最国际化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香港城市大学这几年排名在49-70之间,具有不俗的科研和教学实力及国际化学术氛围。根据香港城市大学校方表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将秉承香港城市大学“教研合一”的办学理念,引入香港城市大学学术标准实现“两校一质”,将“创新无限”作为立校引擎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将聚焦电脑科学、人工智慧与资料科学、高端电子资讯、生物医学工程、智慧制造、先进材料、新能源以及数字经济等领域,矢志成为卓越研究、教育和创新的世界一流学府。
正如香港城市大学表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成立既是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也将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香港城市大学在创新教育及培育人才方面的领先地位。
粤港合作办学进一步巩固大湾区教育人才高地
目前,香港高校在内地已建成并招生的院校有3所,分别是2005年成立位于广东珠海市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北师港浸大”)、2014年成立位于深圳市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2022年成立位于广州市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另外,据《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广东省还在加快推动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港澳高校赴粤办学。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正式设立后,广东省境内的中外合作办学及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的高校由原来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该校在东莞市)、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5所增至6所。东莞市本科高校也将由原有的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城市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4所增至5所,高校数量和高等教育品质都得到提升。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选址东莞松山湖科学城,该科学城2020年已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周边集聚了一批大科学装置(比如著名的中国散列中子源)、广东省实验室(比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技龙头企业(比如华为等)的高端创新资源,相信与香港城市大学的科研优势可以逐渐形成合力,有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创科中心以及国际高等教育和人才高地。
据悉,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首批将开设电脑科学与技术、智慧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4个本科课程,以及电脑科学、电子资讯工程学、材料工程及纳米科技、机械工程学、能源及环境、商务资讯系统、土木及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学、生物医学工程、资料科学等10个硕士课程,并已同步启动本科和研究生招生工作,定于今年9月开学。
可以期待,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成立,必将进一步加强广东与香港高校的合作,为东莞、大湾区乃至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援和人才支撑;将进一步巩固了广东在中外合作办学及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方面继续遥遥领先全国的格局,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准国际化人才高地、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领策源新质生产力、东莞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准,注入新的动能。也是香港发挥本身独特国际化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局的生动范例。
作者陈锦云是香港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智库主席、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来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