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香港应把握“低空经济”发展红利
来稿作者:袁尚文、于承忠
最近“低空经济”成为热烈讨论的经济话题。低空经济(Low Altitude Economy)是指利用无人机和无人载具技术,将低空域应用于物流、运输和服务业的经济模式。随著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现代化城市,香港应该把握低空经济的发展红利,积极探讨及落实有关安排。
香港发展低空经济有很多好处。首先,低空经济可以提高物流效率。无人机和无人载具能够快速穿梭城市中的不同区域,实现快速货物配送,缩短运输时间,提高效率。低空经济也可以为香港带来新的商机。香港作为国际贸易和物流中心,可以透过发展无人机技术和相关服务,吸引更多跨国企业和技术公司来香港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此外,低空经济还可以促进香港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从商业角度考虑,香港可以采取相关应用方案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政府可以制定政策和法规,为无人机和无人载具的研发、生产和运作提供支援和规范。香港也可透过建立创新科技园区及加大科研投入,吸引国内外创新企业及科研机构在香港进行无人机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此外,香港可以与国际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并分享经验和资源。香港更可以与大湾区举办国际无人机技术和“低空经济”的展览交流活动,吸引全球相关产业的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到港交流合作。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财政和法律支持,为无人机和无人载具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便利。
其实,海内外已有不少成功发展低空经济的例子; 美国无人机快递公司亚马逊(Amazon)透过Prime Air项目,在物流领域利用无人机进行快速配送。香港也可研究在本地推出类似的无人机物流服务。另外,内地知名无人机公司大疆创新(DJI)是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之一,香港可以积极与大疆合作,推动无人机技术的研发在不同的行业(如农业、产品市场推广、运输配送、人道物流和紧急救援等)发展和创新。这些项目的成功,为香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香港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适合本地的无人机物流模式。例如,香港可以首先在岛屿间或偏远地区试点无人机配送,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扩大应用范围。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拥有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低空经济发展的红利不但能提高物流效率、带来商机和促进科技创新; 还可以为香港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透过制定政策、建立创新科技园区、与国际企业伙伴合作等商业策略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同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与不同企业,专业机构和持份者合作,推动本地无人机和无人载具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透过这些努力,香港将能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香港和大湾区未来经贸发展作出贡献,做大做强!
作者袁尚文博士、于承忠博士分别是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高级讲师及组合课程统筹、客席讲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