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冰芬|香港要实现新飞跃 必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今年国家安全教育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10周年,同时也是香港基本法23条实施的首年,意义重大。

笔者今日在湾仔会展出席开幕典礼暨主题讲座,见到会场人流络绎不绝,座无虚席,来自不同界别的代表细心聆听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夏宝龙等嘉宾的主题分享,共同分享香港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成果和展望未来。适逢10周年的关键时刻,笔者希望从安全、发展、变化三方面,分享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只有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安全观,持续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才能确保国家安全、人民安全,香港才有空间铆足干劲,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

来稿作者:黄冰芬

安全是人类基本需求。每个人都会关注自身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如人身、食品、空气和水源的安全,也懂得选择一个稳定无威胁的社会,开展生活、工作及实践理想。因此,安全,既包含个人的防范意识,也靠社会规则、措施和安全机构的维护机制。作为中国人民一分子,维护国家安全,既关乎自身利益,亦是共同的责任。国家的安全,涵盖政权、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其他重大利益。一个让人民感到安全的国家必定是一个具强大的综合实力的国家,强大的意思并不是决定于军事、经济或单一方面的力量,而是综合性的,国家安全教育突出的是“总体国家安全观”,这里指的国家安全必是指多系统、多维度及多领域的。

发展是国家的首要任务。个人及社会的发展,安全必定是大前提,而发展也是安全的保障。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发展和风险一体两面,在世界变局下,面对美西方的霸权的冲击,反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增加了国内发展的压力,各国都在不断调整安全策略和应对手段。国家安全早已超越传统的领域,全球面对的安全挑战已从涵盖到金融、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战争、气候变化、疫情的传播或粮食的危机是世界的变局的因果。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唯有自觉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之路。因此,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向,也是每位国民的自觉和担当。

随著世界和国家的发展,国家安全领域也在与时俱变。第一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1993年通过的,当时法律仅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的职责,后来废除,2014年以《反间谍法》取代。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现在用的《国家安全法》。这说明了什么?在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逐渐清晰,直至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了国家安全形势的新特点新趋势,明确了建设特色的国家安全之路的内涵,归纳了“以一个总体”、“五大要素”和“五个统筹”为其核心要义。因此,在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中,近年还增加了四个新兴领域(金融、粮食、人工智能、数据),这不仅让我们见识到内容丰富的不同领域发展,更学习到一个开放包容,又能不断更新的思想体系。从这角度来看香港完成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本地立法,对国家建构一个全面、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香港履行了基本法第23条的规定,不仅是一国两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对香港实现由治及兴,保持长治久安和长期发展稳定具有深远的影响。夏主任在今日的讲话中强调,今天的香港有国安法律护航,迎来了全力拚经济、谋发展的最好时期。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更加美好的香港,推动香港实现由治及兴,让广大市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已经成为香港社会的最大共识和最大期盼。就“由治及兴”夏主任更提出了五个需要,特别强调香港的创新和变化,以新思维解决问题,“敢说前人未说过的话,敢干前人未有干过的事”,这也将是中央对香港在缷下“23条立法”的重任后“轻装上阵”的期望和要求!

从夏主任的讲话中,我们充分感到了发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由治及兴”是需要靠社会各界团结一致,奋斗拼搏出来的。而实现“由治及兴”,最根本的就是要守牢国家安全底线,才能护航香港高质量发展。借用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的一席话,落实双法双机制是香港维护国安标本兼治之策。

在中央的深切期望和要求中,香港的发展将行政长官李家超所言,把握好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发挥在基础研究、人才、金融、专业服务和国际化等独有优势,努力做好“八大中心”的建设,让东方之珠再创辉煌。

国家安全对香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笔者相信,随著香港社会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责任,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社会上下团结一心,拼经济,谋发展,香港必定能实现新飞跃,达至“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繁荣安定的美好愿景。

作者黄冰芬是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总主任。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