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林郑班子“公务员治港” 好棋还是险棋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候任特首林郑月娥的管治班子,于本周三(6月21日)亮相,一如外界所料,她留任了不少上届政府的官员,另一个特色,是她一共起用了九名公务员出身的问责官员。可以说,“公务员治港”既是一步好棋,也是一步险棋:公务员“身家清白”、执行能力高,却谨小慎微、因循守旧。故此,林郑月娥若要创立施政新风,必须要做好领导角色,定立长远、清晰的政策目标,带领整个政府团队解决香港的深层次结构问题。

林郑月娥率新班子晤传媒。(张浩维摄)

林郑重用公务员 开局应更“稳阵”

林郑月娥重用公务员出身的官员,也许是吸收了今届政府的教训。在今届政府,梁振英起用了不少没有公职经验的人选,结果闹出了不少风波。当中以教育局局长吴克俭的表现最为人诟病,他对教育事务的掌握明显不足。在出身政务主任、由教育局副局长“扶正”成局长的杨润雄上任后,如吴克俭“不熟书”的情况相信将大大减少。

另一方面,相较从商界、专业界别找外人空降成为局长,起用公务员的好处是他们的背景相对清白。须知,一般商界或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物,在上任前难免有盘根错折的政商利益纠结,在他们出任官员后,往往被揭出“黑材料”,令市民对政府的信心顿失。陈茂波加入问责班子之初,他和家人的物业投资,便成为众矢之的,甚至拖累了整个问责团队的民望。

反之,公务员自入职起便受《公务员守则》及《防贿条例》中针对公职人员的条例严格规限,在他们收取利益之先,必须向上司申报,为免瓜田李下,他们对利益冲突的问题向来较为敏感。可以预见,林郑月娥重用公务员,将有助重建政府廉洁奉公的形象,或者最起码,政府新班子再被揭出利益冲突嫌疑的风险,相对较低。

邱腾华(右)和聂德权(左)都是AO出身,官场指他们灵活性高、熟识政府运作,因此有利配合林郑的班子空缺,为无人接掌的政策局“填氹”。(资料图片)

公务员谨小慎微 更需有为领袖

因此,若从提早进入工作状态、管控政治风险的角度看,林郑月娥重用公务员出身的问责官员,不失是一步“好棋”;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可能也是一步“险棋”。

因为公务员向来予人谨小慎微的印象,他们虽然善于执行政令,惟若要他们定立政策,解决香港的深层次问题,就显得一筹莫展。这也解释了为甚么近年政府每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少有作出高识远度的规划。个中显例,就是标准工时,政府对此不愿意承担责任,最终推出了不伦不类的合约工时,令市民大失所望。如果新班子过于追求“稳阵”,回避社会矛盾,众多深层次结构矛盾无法拆解,民怨不断积累发酵,林郑月娥遭到民怨反噬,只是迟早问题。

其实“公务员治港”未必是一个大问题。过去政府并不乏具执行能力的公务员,欠缺的却是锐意革新的政治领袖。林郑月娥出身公务员,或因如此,在她的政纲中,处处也可以找到过去政府的陈套思维,她仍固守以私楼为主导的房策,即为一例。可以说,若然林郑月娥要带领她的政治班子,建立政治新风,她首先要革除自身的公务员积习,不能再因循守旧。

(张浩维摄)

革新因循旧思维 林郑要革自己的命

可供参考的例子是前港督麦理浩,在他任内的施政未为公务员的习气所碍,面对香港六十年代后期的社会动荡,他当机立断,在任内对房屋、教育、医疗、社福、廉政等众多领域作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个中底因,不多不少和麦理浩的魄力、视野有关。可以想像,若然麦理浩囿于“大市场小政府”的迷思、做事畏首畏尾,就不会出现至今仍为人称道的十年建屋计划,更不会有新市镇、廉政公署、地下铁等利民政策实施。明乎此,即可理解林郑月娥在今届政府应该担当什么角色。

因此,林郑月娥以具丰富行政经验的公务员为骨干的新班子,有助她稳步开局,但更重要的,是她能否以领袖的高度,统领整个政府团队,为香港探寻出路。而林郑月娥首先要面对的,正是她自己要先革新自己的公务员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