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方嬲得有道理
劳工顾问委员会(劳顾会)星期一(19日)开会讨论政府新公布的输入劳工计划,六名劳方委员全体提早离场抗议。特首李家超翌日表示“明白劳顾会劳方代表的立场”,却没有拿出数据回应质疑,更显劳方之愤有理。
第一,本港失业率为3.0%。比起疫情期间,3.0%当然是低。但知不知道港英政府在1989年决定输入3000外劳时,本港的失业率是多少?答案是1.1%。这是统计处1985年有纪录以来最低,也是至今未曾打破的数字。就当那个接近全民就业的日子太远,疫情前、2018年和2019年的失业率也分别是2.8%和2.9%,可见我们的就业情况还未完全改善。
第二,3.0%背后的是113,100名市民还未找到工作。11.3万人又是多少?根据政府刚刚公布的数字,市面上各行各业共有77,751个职位空缺,也就是说劳动人口多于市场需求。
或许有人会说,不能只看整体的供求数字,可能行业、职位不相符。看细数,制造业的最新空缺是2,378个,同期原本从事制造业的待业人数是3,500人;零售业缺人6,406,但行内10,400人正在失业;住宿及膳食服务缺人8,633,待业人数12,900⋯⋯官员基于哪些数据而决定允许售货员、侍应生、接待员等26种职位可以申请输入劳工?
我们向来对输入劳工持开放态度。但对于官员解说不足,数据又拿不出,不只劳方看不过眼,许多市民也难以理解——好像只得商家在拍手。
再说,政府规定雇主每聘用一名外劳,须向当局缴交每月400元,征款用于培训本地劳工。李家超提到这一点时,强调政府“非常保障本地工人的利益”。不过,自从1992年成立雇员再培训局以来,输入外劳的400元征费水平沿用未变,同期消费物价已经升了不只一倍。400元征费根本不足以鼓励雇主优先聘用本地劳工,也不见得可以如何装备本地劳工增值升级。
官员表示根据经济和人力发展,“优化”输入劳工的规定,但连这么基本的征费水平都可以31年不“优化”,何以服众?看来香港最需要“优化”的不是输入劳工机制,而是政府官员及立法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