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香港的坚尼系数是多少?
有谁知道香港的坚尼系数是多少?立法会改革扶贫政策和策略小组委员会在4月28日的会议上,林振升议员提及坚尼系数自2016年后再没有更新,质疑政府是否不再重视。千等万待,数字终于在5月23日公布,无声无息地。
2012年,统计处发表2011年人口普查的《香港的住户收入分布》报告,政府的新闻公报指出法定最低工资令低收入情况有“明显改善”。2017年,统计处发表新一份报告,处长在新闻告提及“希望透过发表有关住户收入分布的全面数据及研究结果,协助社会各界对相关课题作更深入的分析及讨论”。
2021年人口普查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面对不少挑战,《香港的住户收入分布》报告亦延至今年才公布。惟当局5月23日只在官网发布文件,统计处并没有举行简布会,政府亦没有发新闻公布,连坚尼系数的内容都大幅删减。
不只看税与福利 亦要问市场分配
政府只保留了除税及福利转移后的坚尼系数,虽然能够反映住户实际收入所得,但福利是福利,市民的劳动或经营收入又是另一回事。以原收入计算的坚尼系数才能反映市民在劳动、资本市场的所得,是市场运作下的第一次分配。现在没有“全面数据及研究结果”,社会如何“对相关课题作更深入的分析及讨论”?
2017年政府公布以原收入计算的坚尼系数达到0.539,贫富悬殊的情况为人诟病。官员不希望社会强调这个数字,其实有迹可寻。罗致光在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期间至少两次表示,坚尼系数应该看“除税及福利转移后”,以反映市民在福利政策介入后的实际所得。但就连他本人亦只说“不应只提0.539”,而非“不应提0.539”,原住户收入的坚尼系数并非没有价值。
原住户收入的分布情况关乎各行各业、各职各位之间的收入分布。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不是说,经济发展要“提升所有市民的生活水平,让大家都可以分享到发展的成果”吗?如果原收入差距,要靠福利政策和派糖措施才能扶贫,这怎算是人人受惠、齐享成果?以原收入计算的坚尼系数不只能衡量劳福政策的作用,对于产业政策、在职培训、就业创业的援助政策都有莫大启示。
家庭收入差距大 坚尼系数未反映
此外,政府今份报告只包括按住户人均计算的坚尼系数,虽然能撇除住户人数差异的影响,但不是没有局限。举例说,一名独居市民月入两万,以及一对夫妇月入共四万,按人均计算虽然收入相同,但由于食住等部份生活成本能够分享,二人家庭实际上的经济能力可能较好。
无论如何,虽然在今份《香港的住户收入分布》报告,坚尼系数改善至0.397,但按住户原收入十等份划分的贫富差异扩大至16倍,职业收入的差距亦增至14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除税前、福利政策介入前的贫富悬殊仍然严重。这不只是扶贫委员会、劳福局要留意的事实,如何缔造更公平、多劳多得的市场环境,让市民能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优质回报,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创新科技及工业局以至财政司司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