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倡议|先封顶、后清零 制订“告别㓥房”路线图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告别㓥房”是社会的期望,也是香港人的共识。政府不惜工本,在包括启德世运道在内八个选址兴建“简约公屋”,也是为了帮助㓥房住户尽早脱离恶劣生活环境。加上当局正计划在元朗丹桂村兴建七幢高50至60层的公营房屋,今届政府确实锐意增加房屋供应。

不过,政府官员多数没有正面承诺告别“㓥房”,上任已近半年,更未见明确的时间表或路线图。就像《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设有2035年停止新登记燃油私家车、2050年达致车辆全面迈向零碳排放等具体目标,大众也应该期望看到“㓥房”能在某个可预期的时间迎来终点。

事实上,社会不乏“告别㓥房”的类似提案。譬如民建联先后发表了两版行动倡议,当中呼吁制定一个路线图以求“十年内逐步减少㓥房数目”,并且让未来剩余“㓥房”转型为持牌、合规格的“共居房屋”。

政策目标宜设时间路线

其实自2014年以来,《长远房屋策略》用十年为单位来推算长远房屋需求时,一直已考虑了包括“㓥房”在内的“居住环境欠佳”住户。宽松而言并非没有告别“㓥房”的长远目标,只是它跟公屋“三年上楼”一样没能够将纸上目标化为实际结果,甚至愈走愈远。政府统计处于2014年下半年的主题性住户统计调查结果显示“㓥房”住户数目约有8.55万,可是到2021年进行人口普查时这个数字已经上升25%至约10.74万。

更好的做法无疑是推出一份正式的《香港“告别㓥房”路线图》,按照时序逐步设置数个阶段性成果,尽量减少纵容逃避或拖延问题的机会。由于“过渡性房屋”二万个单位都会在2025年前落成,而第一批“简约公屋”预期在2025年第一季竣工,《路线图》的首阶段目标可以是“㓥房”住户数目在2025年“封顶”。考虑到近年数字仍有上升趋势,“封顶”的具体目标可以设在12万。

循序渐进追求阶段成果

在2025年后,“㓥房”住户数目就应该逐年减少。鉴于“简约公屋”项目将会在未来三年落成三万单位,可以取其平均要求每年减少约一万个“㓥房”住户。但即使这样做,要令12万“㓥房”数目“清零”也要等到2037年,相当于要一整代人的成长阶段仍然要在“㓥房”中度过,显然非社会所愿见。

减少“㓥房”户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兴建公营房屋。惟《长远房屋策略》虽然制定十年建屋目标,但以2015年至2020年为例,这五年间实质公营房屋建屋量仅达约8.64万,较目标少了逾一万之多,“㓥房”住户不减反增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加上《长远房屋策略》没有预判“㓥房”住户增长,就算建屋目标成真,亦注定无法完全容纳十年后所有“㓥房”住户。

故此,当局应该针对“㓥房”的实际情况,为未来十年制定更进取的建屋目标,以求在2033年真的能消化“㓥户”住户数目。数字上,若然应急的单位供应由每年一万个提高一半至1.5万个,同样有望在2033年容纳所有“㓥房”住户。只要公营房屋在十年后完全到位,在“告别㓥房”之后,“过渡性房屋”以及“简约公屋”亦可走进历史,坊间各种疑惑亦随之消失。

也要告别不适切居所

不过“告别㓥房”的真正用意,不只是让市民摆脱“㓥房”,更包括了各种的不适切居所。因此《路线图》同时也要触及保障人均居住面积的工作,像是配合《香港2030+》最终报告的推算,让全港房屋单位平均面积于2030年较2016年增加两成,或者是开始推行所谓的“共居房屋”登记注册制度。

加上部分“㓥房”户或许不会迁进公营房屋,而是进入私楼面对昂贵租金,当局视乎当时情况,也可以检视是否要引进租务管制。这段期间针对“㓥房”累积的租管经验,对于整个私楼市场肯定大有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