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臣道冧天秤|只追究单一承建商于事无补

撰文: 汤文诗
出版:更新:

安达臣道公营房屋项目地盘塔式起重机(天秤)倒塌意外后,多个政府部门随即作出不同回应。发展局根据既定机制启动了规管安排,限制总承建商参与工务工程投标;劳工处首先向有关承建商在该地盘的天秤工序发出了“暂时停工通知书”,其后再进一步将停止施工范围扩大为该特定承建商在全港所有使用塔机的地盘。

不过,除了劳工处展开对全港使用同类机器地盘的特别执法行动外,当局多数举措都是针对涉事项目总承建商精进建筑有限公司而已,所以性质依然限于跟进这起单一案件,并非真正旨在处理宏观的建造业职业安全问题,但问题是忽视职安非单一公司、单一工地的个别现象,唯有推动整个业界改善才有望从根本上避免更多的致命事故。

李家超表示,非常关注安达臣道房协地盘的天秤倒塌意外,对事件感难过,向死者家属及伤者致以深切慰问,当局会协助处理赔偿等问题。(张浩维摄)

总承建商非唯一负责者

就以安达臣道地盘事故为例,身为项目承建商的精进建筑,无疑存在数次违例前科且承接了多项政府工务工程,可是它却非唯一牵涉事故的相关公司。像这次案件其中一名死者便是外判工程师,项目其中一间分判商智盛工程董事既跟精进建筑母公司兴联集团秘书同名,而且过去两年被判违规记录次数多于精进建筑,甚至有案例项目就是跟精进建筑一同负责。

连拥有今次涉事天秤的永茂机械,其实也有过在2019年9月九龙启德第1K区“尚.珒溋”项目工程因为“没有设置及保持安全的工业装置及工作系统”与“没有提供所需的资料、指导、训练及监督以确保在工业经营中佣用的人工作安全”,而被裁定违反《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的前科,正好显示一个工程不同环节的涉事公司都难以找到清白记录。

任何意外事故背后各自肯定都有着复杂的成因,所以单靠穷追猛打某个表面上的罪魁祸首,一来其实未必有助预防同类事件再次发生,二来还有可能走漏了其他同样有需要负上责任的人。正如发展局局长宁汉豪上月底所说,营造“工地安全文化”是“建造业每一个持份者都有责任共同参与,推动这个文化”,事故的责任人自然也是如此。

对于政府意图提高职安健罚款的决定,商界普遍反对,忧虑会提高经营成本。(资料图片/蔡正邦摄)

分判避责做法需予正视

更加重要的是,建造业界本来一向流行利用多家相关公司层层分判,这种做法既可能影响到前线劳工权益,又容易规避意外事故后续产生的法律责任。譬如精进建筑以往承接2010年将军澳“日出康城”项目、2018年北角“维港颂”项目地盘便都出现分判商拖欠薪金情况,而且后者二判碰巧即为智盛工程。

此外,精进建筑在2010年负责天水围栢慧豪园项目,结果跟另一兴联旗下承判商被控违反《建筑地盘(安全)规例》(编号:HCMA190/2011),地盘项目经理作证称两家公司“用相同的办工地址、相同的标志”且有重叠人员,惟案件上诉到高等法院时法官因无法排除“一个分判商可同时接获两个承判商在同一地盘上的工程合约”而裁定精进建筑上诉得直、撤销控罪。

从企业管理及运作角度来看,分设子公司与外判制度确实都有一定需要,但它们不应该沦为剥削员工或逃避责任的途径。假若业界流行做法明显会威胁到前线的劳工权益及安全,主事官员实在没有理由放任此一根源不管。事后追究固然要做且很重要,但我们不能忽略了拔本塞源,毕竟追求职工安全的重点从来不只是寻找代罪羔羊,而是希望长远减少人命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