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不想也不会经济脱勾

撰文: 倪文迪
出版:更新:

中石油、中石化、上石化、国寿及中铝五间国企在上周五(12日)收市后齐宣布拟在美国预托证券(ADR/ADS)退市,预计9月生效。退市的决定引起外间猜测,甚至担心会引起所谓中概股退市潮。

由于太多相关的推论,官媒《上海证券报》便引述专家及监管消息指五间国企退市只是个别决定,不会引起中概股从美市的“退市潮”,对中美两个资本市场不会造成重大影响,不必过度解读。坊间因着近年中美关系紧张,往往过份解读和诠释中美之间一些动作,无法认清中美角力的全貌。

没有什么“风起了”

一部分人认为五间国企从美市退市是中国准备与美国脱勾之准备,甚至有人将其与武统台湾联想到一起,认为这是重大事情发生前的征兆,有“风起了”的讲法。不过,五间国企主动退市很可能只是中美审计争议的一环,并非中资要大规模脱勾。按美国2020年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假如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不在审计底稿上作改变和让步,它们最晚于2023年也会被强制退市。今年3月时,美国证监会(SEC)陆续将一些中国企业列到“预定除牌名单”中,当时就已经有讨论中概股会否全面从美市退市,更引起了港股猛烈波动,恒生指数一度跌至18,000点左右。

今年以来,已有多间中概股被美国证监会(SEC)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退市风险名单。

中美两国在提供审计底稿上有着严重分歧,中方为了避免中概股全面退市而努力与美方达成协议,双方由去年底便已传出正在沟通,但到现在仍未有确切消息的公布。早在几个月前,已有消息指中国将把企业分类,敏感行业不能提供审计提稿将会全面退市,而一些可以让步的可能不用退市。这次五间国企退市反映的是中国已将这些企业定义为不可让步的行业,从数量及市值上都只占在美中概股的九牛一毛,将来会否还有更多的中概股要退市具体还要视乎双方的谈判如何,现阶段无法确定,但暂时的确无须过度反应。

理性解读中美角力的讯号

国内近年有一些分析认为“中美终需一战”,甚至支持起西方的经济脱勾论,对一些问题的解读都过于主动,也不太过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合理性,结果常常过度解读一些讯号,甚至会出现“翻车”情况。就好像将五间国企退市解读成中美股市脱勾就难以成立。

可以肯定中国并非想主动与美国在经济上脱勾的一方。脱勾对于中美而言并没有好处,纵使美方和西方一直有鹰派在鼓动西方主动与中国脱勾,但中国官方至今仍然努力呼吁中美合作,也没有明显主动准备脱勾的举动。

就算真的有部分的中概股从美退市,很多中概股其实会回流至香港上市,只要美国不主动限制其资金外流的话,美国资金一样可以转在香港投资中概股。就例如近来才公布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的阿里巴巴,就有传大户已从美国转仓至香港,难说是脱勾。

中国政府减持美国国债常被坊间解读为中美脱勾的准备。(Reuters)

另外一些常被过度解读的讯号便有如中国减持美债等美元相关的资讯。一些意见将近年中国政府减持美国国债的行为视之为中国准备清掉手上美国国债与美国脱勾。客观而论,不能否认中国有减低美元在国际影响力的长远战略,但将中国现时所持美国国债的数量与此连结则过份简化了货币经济的运作。美元现时仍占国际储备货币的5成以上,除非中国放弃所有外汇改以实物作为货币储备,否则总会某程度上与美元拉上关系。而且减持美债有众多因素,就好像日本近年也在减持美国国债,并不会因之而认为日本将与美元脱勾。

事实上,一些客观数据都说明中美经济没有想像中的脱勾,两国的经济有高度的关系。即使中美在2018年爆发贸易战,但去年中美两国的货物服务贸易总额仍创新高达7,556亿美元,今年首半年仍以接近10%的年率增长。中美角力无疑将是国际形势未来的重要主轴,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更理性和客观看待问题,认清如何才合乎国家和香港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