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星留下的政策“手尾”新环境局莫拖延

撰文: 汤文诗
出版:更新: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即将卸任,副局长谢展寰周五(7月1日)将担任新环境及生态局局长。黄锦星是问责官员中少有在同一政策局做足十年,而谢展寰更是由1985起便入职环境部门至今,见证环保政策变化,相信二人以至政策局的交接工作顺利。

自回归至今,政府对环境政策的关键转变,莫过于2007年专门成立环境局,加强与环保、可持续发展及能源的相关政策间的联系,以助改善环境质素。十多年来,局方开展大量行动,尤其是惜食减废,而减废政策体现于各项措施,不少还是在黄锦星担任环境局局长的十年间拍板和执行,例如胶袋征费、四电一脑回收、绿在区区、回收基金等,而垃圾征费议案在拖拉多时后终在去年获立法会通过,预料在明年下半年实施。此外,政府亦为定下电动车普及化、清新空气、资源循环和应对气候变化蓝图。当然,最令人对黄锦星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任内常与“大嘥鬼”同场宣传。

“绿绿赏”回收积分卡,一卡通行全港“绿在区区”。(黄锦星网志)

蓝图多惟环保目标一直拖

政府的环保措施多、蓝图多、创意也不少,问题是成效不足而且走数。政府在2013年发布《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当年预期今年的都市固体废物每日人均弃置量是0.8公斤,废物回收率达55%,但2020年的实际数字是1.44公斤,废物回收率仅为28%,是环保政策的一大缺失。去年政府更新蓝图,一举把减废目标时间推迟至2035年,承认短期内难追回昔日目标。

谈及数字还是有点距离,提起2017年的废纸围城,相信市民便唤起记忆。更讽刺的是有回收设施但未被善用,香港在2020年每日生产3,200多公吨厨余,但现时处理厨余的“有机资源回收中心”在去年4月至今年1月疫情趋缓之时,平均每日仍只处理150公吨,仍低于200公吨的设计上限。

2020年,每日人均弃置量为1.44公斤,整体回收率只有28%,表现均较回归年差。(资料图片)

回收率下降,很大原因源自内地收紧废物进口要求,加上本地物流费用高,部分产品回收价格低迷,再加上疫情一度打击需求,令本地回收业无利可图,但回收业界过分依赖出口处理废物,又没有提升回收质素, 当进口地拒收时本地就手足无措。近年政府从资助废物回收、购置机器和运输成本着手,减轻回收业开支,算是亡羊补牢。若果环境局在更早时间摆平各方争议,落实垃圾征费,废物围城的情况不会那么严重。现在要等到明年落实,改变市民和企业处理废物的习惯后,废物回收才望有起色。

另一项主要环境政策围绕电力。在这方面,政府在回归的变化甚少,两电仍垄断电力市场,政府排除开放电力市场各个环节,而本届环境局只调低两电准许利润回报率至8%亦未够尽力。电力政策是重要,既在于社会要求供应稳定以及价格可负担,亦在于配合削减碳排放,减低气候变化的冲击和空气污染。现时香港的温室气体排放有约六成源自发电,然而,去年推出的《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只订立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电力生产15%,未免过于保守。本届环境局与两电推出上网电价,吸引了企业和民间装设太阳能板生产电源,是公认的德政,但今年局方竟提出下调售价,正正削减民间参与意欲和减碳进程。

本港2017年曾现废纸围城。(资料图片 / 梁鹏威摄)

新政府环保政纲虽欠奉
实际工作经已繁重

无可否认,回归以来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强,就连商界亦积极把业务加入减废节能元素,政府的推广工作值得肯定,可是政府推动环保政策的力度要比现时多十倍百倍,才可追回现时的落后。由此看来,黄锦星可以说在环保政策开了个头,愿与业界处理问题,但力度未够彻底,政策未能成为政府政绩。

亦因为政绩待成,新政府即使没有提及甚么环保大计,单是要履行现政府的工作也已见繁重。接手的谢展寰是政府专业职系出身,一直在环保部门工作,相信接手黄锦星的工问题不大。然而,我们期望新局长能够敢于担当,完成政府各项环保政策的目标,勿再一届拖一届。再者, 新政府强调融入大湾区建设,新局长正好带领香港发展环保产业,例如提倡利用湾区地理合作生产风电光电,争取大湾区城市恒常化设配额进口香港具质素的废料,同时鼓励企业在大湾区设厂生产再生产品,再卖给湾区内的市场等。要令本地人安居乐业,进而吸引外地人才落地生根,政府除了做好经济民生,更要不断改善环境,建立宜居城市美名,新环境和生态局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