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深圳两年内超越香港 建制派“靠吓”?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在周一(3月6日)出席港区人大代表小组会议,会后代表团团长谭惠珠引述张的发言,指深圳能在两年内超越香港,提醒香港要把握机遇。谭惠珠没有多加阐释张德江的意思,但一般人看来是指深圳市生产总值(GDP)将在短期内超过香港。虽然对一些香港人而言,深圳超越香港的说法未必中听,但深圳已逐渐超赶香港却是不争事实,香港要加警醒。

范徐丽泰指张德江以用深圳为例子,激励港人。(陈嘉洛摄)

“教训”口吻令人抗拒 深港竞争却应正视

香港被内地某些内地省市超越、香港的竞争力被某些内地省市比下去,这类说法近年都经常出现,但不少香港人却少有理会。除了因为评鉴竞争力的内地机构水准参差、部分更涉及造假,亦可能因为提出这些警示的,不少都是建制派或商界,而且往往是带著“教训”的口吻,令很多香港人听起来很不舒服,甚至感到抗拒、反感。

但撇除这些因素,深圳将超越香港的说法,的确值得香港人深思。固然一个城市的优劣,不能只看GDP,因为GDP高也不代表民众满意生活。不过,经济成长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香港在战后经历一次次的城市竞争,在竞争中遇强愈强、增强国际地位,才成为今天亚太以至国际级的大都会。

或因如此,不少香港人对深圳的认识,仍是那个假日时北上按摩、买“老翻”的消闲去处,但是现实上的深圳,在不同领域已经赶上香港,甚至大有超越香港之势。其中一个明显例子,就是曾经雄视亚太区的香港航运业,但本港在世界货柜港口的排名,早在2005年被上海、新加坡赶上,深圳也于2013年超越香港。

航运金融渐被超赶 香港创科远远落后

可能有人会认为,香港早已转型,由往日的航运中心,变成今天的国际金融中心。当然,香港金融业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深圳仍难望项背,但若看市场活跃程度,现时深圳股市日均成交额动辄已两、三千亿元人民币,相比起每天成交额仅数百亿元,最多亦仅千多亿元的香港股市,深圳股市的活跃程度已大大超越港股。而且对一些内地新兴产业而言,在深圳股市上市可能要比来香港上市更吸引,如内地最大物流公司顺丰便选择在深圳上市──其创办人王卫,更是一名香港人。

香港人更应认识的是,深圳已将未来押注在创新科技的发展,由政府大力推动创业、培育创新项目,除吸引腾讯、华为、航拍机公司大疆(即DJI、由香港科大毕业生汪滔创办)等科技巨擘在深圳设立总部,更透过举办大大小小的创客(makers)交流活动,吸引国内外的创客参加。当一些香港人对深圳科技发展的理解,仍停留在往日抄袭、山寨盛行的年代,但现实却是深圳已渐渐由模仿走向创新,更成为内地的科技发展集中地,一些香港的创业者也走到深圳寻觅投资者,因为投资者愿意注资,实践理念。但在香港,当社会仍沉醉在股市、楼市制造的表面繁荣之中,继续视投资创新科技是“High Tech揩嘢”,结果有一天深圳真的超越了香港,真的不可能吗?

香港若再故步自封 跑输深圳只差时日

前几年的“深港同城”,以及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刚刚提出的“粤港澳城市群发展规划”构思,令不少港人感到香港受蚕蚀。不过,历史证明,若香港抗拒参与其中,就等同放弃了与内地合作互补、并在城市合作和竞争中寻找自己的路的机会。

现时香港正聚焦特首选举,而三位特首候选人也提出香港产业愿景,例如金融、创科、旅游、物流、专业服务等。诚然,经济转型非易事,除了要政府投放时间和资源,社会大众亦要有所认知。可能,由建制派人士以训斥的态度说深圳将超越香港,令不少香港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但港深竞争是事实,香港逐渐被深圳赶上、甚至超越,更是必须要正视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