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支援很重要 增扩饭碗更重要
“临时失业支援计划”截至周二(12日)申请期届满为止,合共收到47万宗申请,较政府预期的30万宗多出57%。而根据3月中政府统计处的公布,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失业人数为15.8万和8.7万人就业不足,大幅低于失业支援申请人数。即使47万宗申请未必全部都合符资格,而且失业支援计划本身亦涵盖了受无薪假影响的市民,但可以想像香港的就业情况比预期中更为严峻。
早前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在3月份加剧收缩,由2月的42.9进一步下跌至42,创2020年4月以来的新低,本身已为香港经济前景亮起警号。即使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已提出了一系列的刺激措施,但按照目前申领“临时失业支援计划”的数字以及各项经济数据来看,香港未来几个月的经济形势亦难以乐观。加上国内深圳、广州、上海等城市均先后受疫情影响,可以预期部份企业亦会减少投资,就业市场就更是雪上加霜。
复常和经济复苏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在这个时候,政府更是需要从大环境考虑如何重建香港社会的经济动力。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周三(13日)预告,将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这无疑将为已沉寂多月的饮食、零售及服务业迎来喘息的机会。但目前仍然受经济寒冬影响的行业就远不止此,例如航空业、旅游业等就仍然因为入境限制的问题而被冰封。至于艺术、娱乐及康乐活动业的从业员亦受尽这波疫情所影响,目前仍有待政府放宽对大型文娱活动的限制。
事实上,早在这一波疫情爆发之前,香港的就业市场事实上就已经历很大变化。不少行业都受疫情影响而关闭或结束营业,部份职位更因而出现萎缩的情况。即使失业率在去年10月至12月期间下降至3.9%,但这项跌幅背后不少都是因为部分受疫情影响的市民未能找到过往从事的职位,而暂时转行从事其他行业。但自第五波疫情爆发以来,本港不少食肆和处所再次受到防疫措施所限制,需要缩短营业时间,变相亦令香港经济再次跌入谷底。“临时失业支援计划”的申请者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就业市场的承受能力有限。
长期更要改善劳工环境
本港就业市场面对的多重问题,包括工种狭窄、劳工保障不足的情况,不少的劳动力都集中在零售、餐饮等相对低技术的行业。这些行业在疫情未转严重或者都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甚至过去更因受惠自由行等帮助而未见衰弱。然而这波疫情亦说明当社会因为传染病而需要刹停社交接触,这些行业亦难以避免因为停罢而被受打击至深。加上香港又欠缺制造业等劳工密集职位,最终就造成大量打工仔手停口停,甚至可以预期这些行业的疫后复苏步伐仍然缓慢。
因此政府目前除透过“临时失业支援计划”支持受疫情打击的市民外,其实更应采取其他措施提升香港劳工的整体竞争力。当中就更应包括提供各类型技术课程协助部份受疫情影响的市民转营。虽说目前已有雇员再培训局或持续进修基金等方式为香港的合资格雇员提供技术训练,协助他们应付香港经济结构转型,并让他们重新投入就业市场,但过去一段时间这些机构亦同样因为疫情已暂时停止有关服务,变相令不少短暂失业的市民错过了进修的机会,更难掌握新的技能重投市场。所以政府更应在接下来几个季度,把握现时经济下行𥦬口,推广和鼓励市民提升技能。
这一波疫情对香港经济和就业都造成严重打击。政府除以放宽措拖和派钱刺激经济外,其实仍有更多长远的劳工支援工作可以采纳实行。而要令香港恢复成为具经济动力的城市,首要是特区政府的官员有积极的行动把自己变成经济复苏的推动力,继而在短期和长期的措施落手,改善香港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