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三检”觅地隔离 危急关头不拘小节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香港01》周三(16日)引述消息报道,特区政府将推行全民检测,届时全港750万市民将被强制按身份证编号划分的检测日期,分批前往检测站进行采样,务求尽快锁定社区中的隐性患者,并送往隔离处所堵截病毒传播。有关方案的细节仍然处于政府内部商议阶段,但“全民三检”似乎已是势在必行。假如方案操作适宜,相信有助控制疫情,避免香港要走入全面封城的局面。

问题是,不少患者目前只能居家隔离,若然“全民三检”的确诊者未能转移到合适的地方进行治疗和隔离,检测方案的效用会大打折扣。特区政府周二(15日)已公布皇后山邨及荔景邨部分大厦将用作隔离,合共能提供3000个单位,并已物色约4400个酒店房间用作隔离设施。但按照香港目前每日新增数千宗确诊个案的疫情发展,这个数量仍难言足够。政府有必要再扩大目标,尽速腾出更多地方用作隔离。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二月十六日)与酒店业界进行网上会面,推展社区隔离设施酒店计划。

关键时刻措施不能吹毛求疵

面对急速恶化的第五波疫情,尽快通过检测来锁定社区中的隐性患者,从来都是社会期望政府尽快落实执行的防疫措施。然而,政府此前多番表示“强制检测”执行上有困难,例如要同时配合牵涉甚广的“禁足令”,官员亦解释香港每日可以处理的检测量亦已接近饱和,因此目前检测工作仍然止于围封强检,全面地锁定社区中的隐性患者工作依然未有寸进。

政府当局期望措拖政策有全方位准备方推出执行当然值得理解,然而这种吹毛求疵的政策制定思维亦大大限制了今日应对疫情的机动性。举个例子说,假如政府早已了解到香港检测能力已经不胜负荷,为何不尽早与内地商讨协助?假如在全港18区“强制检测”执行上存在困难,为何分区执行又不作尝试?甚至既然早能预料需要大量隔离设施,何以所有准备都仍未到位?每项措施追求尽善尽美在正常时期是好事,但面对有失控可能的疫情却不能如此。

在这个时候,当局是时候放下过往“投鼠忌器”的思维模式,积极务实地动员社会力量抗击疫情。正常时期社会期望政策力求完美,但危机当前社会需要的则是及时的措施回应。(美联社)

务实地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周三与酒店业界商讨并寻求支持,业界或能提供约10,000个酒店房间。政府早前亦透露,正与大学商讨征用学生宿舍,甚至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为基础,建造隔离设施。相信没有一个方案是完美的,但事到如今,官员必须抱着可用则用、能用尽用的原则应付当下燃眉之急,否则形势发展或会继续循不堪设想的路径发展。

周三中联办辖下报章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委托主管港澳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向特区政府表达对香港疫情的高度关注,而且强调特区政府应“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和资源”以及“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控制疫情。所谓“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和资源”,其实也是相近的道理,在大问题上已不能拘泥于小节。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香港的《紧急情况规例条例》,行政长官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征用处用,或者动用所有资源应对危机。在这个时候,当局是时候放下过往“投鼠忌器”的思维模式,积极务实地动员社会力量抗击疫情。正常时期社会期望政策力求完美,但危机当前社会需要的则是及时的措施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