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才是负起抗疫主体责任?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透过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表达了对香港近况的高度关注,并且强调香港特区政府需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稳控疫情,“确保香港社会大局稳定”。而在韩正表达习近平的讯息之后,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随即表示港府定当按照指定行事,另外有报道指全国政协副主席、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亦来到深圳主持召开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协调会议。
中央决定成立由港澳办和国家卫健委牵头,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广东省及特区政府三方共同组成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大有关工作统筹协调力度。夏宝龙主持的会议显示此一机制已经运作起来,就落实支援香港抗疫和保障对港物资供应等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据报今次会议成立多个工作组负责与特区政府对接,逐项解决由香港政府提出的有关请求援助事项。
主体必须积极兼受监督
中央迅速有力回应香港诉求固然值得港人庆幸,然而这不代表特区政府官员就能“躺平”等待支援了事。因为所谓“主体责任”正正表示除了有权领导指挥之外,还要积极有为、主动出击,像是习近平本周最新一篇刊登在《求是》杂志的文章谈及建设法治时,便指出一个组织担负相关“主体责任”也应该包括“主动担当作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另一方面,内地的“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两个概念可谓相辅相成。现届中央政府早年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便经常将二者并举,借此强调相关责任追究的重要性。前年港府承认港澳办、中联办等中央机构对其拥有监督权,而夏宝龙近日进驻深圳正是负起“监督责任”。官员若不真正做事履行“主体责任”,难保未来被视为失职而被严肃问责。
投疫责任需有切实效果
至于一个地方政府履行“主体责任”,自然就是确保在自己负责范围内相关政策得到落实、措施收到成效,而这亦是为什么国家领导人须在此前加入“切实”一词的原因。香港近来确诊个案数字不断增加,患者无法获得适切照料,生活物资供应受到影响,局势恶化到需要中央介入的程度。无论过去有何不足,港府今后都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立即解决以上各项问题。
针对防抗疫情,两年前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就谈及相关“主体责任”兼含宣传教育和引导舆情。然后他亦曾以北京作为例子,说明落实防疫“主体责任”便得做好来自疫情严峻地区入境人员的组织运输、社区防控等环节的责任衔接和闭环管理。只是本港再度爆疫两大要因,刚好则为市民抗拒接种疫苗、机组人员违规播毒,可见港府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亦要迅速改善。
国家主席亲自关切一城疫情,至今全国仅得武汉、香港有此情况。曾指导武汉抗疫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周三(16日)亦到达了深圳参加工作协调会,中央对香港形势的研判由此可见。中央既已明言现下目标是要“确保香港社会大局稳定”,而参考习近平前年考察武汉讲话,这项工作要旨在于“强化医护力量、医用物资、生活物资、公共服务、社会稳定五个保障”,过程之中尤其不能忽略保障基本民生、安抚关怀群众,希望港府未来能够以此为范,莫再失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