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不应再高估赤字和回避加税

撰文: 汤文诗
出版:更新:

本星期日(11月7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随笔网志表示自己正在“筹备开展下年度财政预算案的咨询工作”,并且指出今个年度的财政赤字可以“远低于年初时的估算”,但当中主要得益来自于土地收入一类非经常帐项目,而在经常帐上仍然有着入不敷支情况。另一方面,他又提出未来公共资源的筹措和运用应该考虑几个因素,包括让市民有“获得感”、推动“共同富裕”与“疏解深层次的住屋和贫富悬殊矛盾”等。

《基本法》第107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回归以来渡过的23个财政年度里,香港只有八个财政年度曾经出现赤字,它们分别是1998至1999年、2000至2005年及2019至2021年。1997年3月底特区政府期初结余为3706.77亿港元,到本年9月底期终结余则为8120.58亿港元,两者差距为4413.81亿港元。

高估财政赤字早有前科

特区政府在财政预算案里低估收入、高估支出并非什么新鲜事,像是在2005年至2019年间政府综合开支便仅得一年的实际盈余不是高于当年预算,其中最夸张的一年是2017至2018财政年度起初综合盈余预算为162.88亿港元,实除结算后达到预算数额九倍以上的1489.74亿港元。另外港府在2008年至2014年间原先均预计会出现财政赤字,然而政府综合开支最后于未计入债券及票据偿还款项前却都已经出现盈余。

至于过去两年本港之所以会出现高额赤字,其实也正如陈茂波所言,主要是因为“应对过去两年的疫情和经济下行,我们采取了力度甚大的逆周期措施以缓减经济下行对市民及企业带来的压力”。有关措施所产生的财政压力按理在疫情结束后便会消失,而在这种情况下非经常帐仍能够维持可观收入。依照司长自己提出要区分帐目处理的逻辑,它们亦是和土地收入状况一样“难以作为预测翌年数字的有效指标”,不应当用来解释财政赤字数额的预测。

扩阔税基撑起经常开支

至于司长提出近年港府经常开支升幅不及收入,如果延长观察期间恐怕也非全然准确。就以教育范畴为例,网志声称过去五年政府相关经常开支累计提高了25%,而政府统计处及库务署资料则显示2016至2020年间一般收入帐目及各基金的经营收入升幅为11.6%,表面来看确实令人担忧,然而若将计算年限扩至1998年至2021年间,即可发现这23年间政府经营收入大增近160%,比较根据去年修订预算里教育经常开支得出的137.2%为高。

况且对于经常帐的财务情况,陈茂波网志明明已经点出了“香港税基狭窄”此一重要问题,但他随即竟然将焦点放在退税、退差饷的受惠人数不多之上,甚至由此牵扯到推行每项非经常性“派糖”项目都要考虑“覆盖宽广度”和“是否公平”,而非按照正常逻辑推论如何扩阔本港税基以便继续维持这些扶助措施。这种说法难免令人觉得他单纯是想找借口削减相关开支,却根本没好好为长远怎么增加财政收入作打算。

近两年的财政预算案演辞里,陈茂波都说过要“考虑开拓新的收入来源或调整税率”,然而在此期间唯一相关举措实际只有调高了股票印花税税率,对于坊间关于一手楼空置税、资产增值税与累进利得税等建议置若罔闻,尤其当国际社会有关“全球最低税率”的工作迎月再度取得长足进展,低税吸引外资优势即将变得荡然无存。如果本地财金官员不想让“共同富裕”等理想停留在拾人牙慧水平,他们到底还要回避扩阔税基问题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