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北部都会区的重点只有一个:如何落实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特首林郑月娥周三(7日)发表其本届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在新界北部发展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并且成为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

香港以中环、观塘为核心的都会区发展早已临近饱和,位处于新界北部的新都会区将提供不可多得的核心商业区用地,无可否认符合香港都市发展的迫切需要。然而对上一次香港政府的大型规划已经要数到1989年的香港机场核心计划,北部都会区如此具规模的城市发展能否有效落实,取决于特区政府的执行能力。

城市规划及建设在不少一流城市中都是常见的,例如内地的北京及上海也曾由政府主导发展副中心或新区,而日本上世纪的“横滨港未来21”都市区扩张计划亦或能提供一些参考经验和教训。

城市中的城市:横滨港未来21

随著战后日本的经济和工业复苏,东京都会区的人口持续增长,连带类近的横滨市的人口在1960年代起亦开始不胜负荷,各种的经济活动发展和住屋均需要市政府开发更多的用地以支持城市的发展。1963年,关注城市生活质素、代表地方政府进步力量的飞鸟田一雄当选横滨市市长,并在两年后开始提出都市再发展计划,把当时分散发展的横滨整合。尤其是当时的横滨市以北是属于连接东京的交通枢纽,核心区域则属于工业和船厂用地,而大部份的政府设施和商业发展则处于横滨市以南的地方。以上的城市格局除了限制了横滨市在后工业时期的发展,亦阻隔了东京和横滨市的交流和合作。

名为“横滨港未来21”的计划最终在1983年开始落实,并且展开历时长达20年的都会区发展。(网络照片)

因此,当时的市政府就提出打算迁移部份旧有的工业、货运、码头用地,并且发展成新的都市核心区,把部份东京的政府、商业以及举行国际会议的功能转移到这个新整合的都会区,令横滨市成为东京市以外第二个核心都会区域,以及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现代都市。名为“横滨港未来21”的计划最终在1983年开始落实,并且展开历时长达20年的都会区发展。期间,随著中部的工业和船厂用地逐渐迁移,不少连接东京和横滨市的大型基建相继落成,不少的大型设施陆续落户在这个新的核心都会区域,例如横滨国际平和会议场、横滨地标大厦等地标相继吸引不少科技大型公司进驻当地,横滨遂成为了日本继东京以外最重要的都会区,其中进驻当地的外资企业的数目更是全国第二,仅次于东京。

灵活弹性的计划和政府的协调角色

日本横滨的不少经验都可能适合参考,例如市政府清楚厘定了参与这项发展项目上政府、公私合营的公司和参与的私人企业角色。当市政府负责基础建设的兴建、填海造地以及建造公共设施,私人发展商则负责商住项目的发展,而公私合营公司则负责整个计划的设计和营运。在香港的北部都会区规划中,哪些部份应该由政府主导、政府负责,哪些才借助私人发展商的力量,特区政府必须掌握清楚,绝对不能丧失主导权,由规划沦为被规划。

此外,灵活弹性的计划和政府有效的协调角色亦无疑特区政府值得学习。“横滨港未来21”的成功就是取决于横滨市政府从直接参与兴建改以以监管的方式督促承建商的进度,在过程中亦及时吸纳不同的资金和项目,例如1989年的横滨国际博览、1992年的国际音乐节、横滨双年展雕塑展以及2002年的世界杯等。这些项目不但为整个都会区带来资金,更重要是为新的都会区引入都市化的气息。

《北区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双城三圈”的概念,当中包括“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报告书图片)

尽管并非每个第二核心都会区的发展项目都可以放诸四海直接比较,但过去香港在都市发展上曾面对差不多的局限和困境,往往都因为行政失误、权责不清又或官僚问题而导致多项大型基建经常出现庞大超支和延期的问题。这次的北部都会区既承担了香港社会的切实需要,可谓不容有失,不能沦为“雷声大,雨点少”的基建议程。

林郑月娥在提出北部都会区时,提出可以设立副司长统筹“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亦建议设置一个“高层次政府专责机构,制订及落实建设北部都会区所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及资源配置”,我们听其言亦必然观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