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近二十年的中环街市活化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自2003年起丢空至今已届18年的中环街市,先后经历05年政府以“勾地方式”给予发展商在中环核心地段拆卸建造商厦,09年又被时任行政长官曾荫权于2009-10施政报告中剔出勾地表并交由市建局进行活化保育,最终完成所有评估、勘察、工程,并在周一(23日)正式向公众投入服务,成为香港经济金融核心地段的“社区共享空间”。整个项目由规划至落实历时超过十二年,经历三任特首、五任发展局局长、三任市建局主席、四任行政总监,甚至当年负责项目发展的政策局局长林郑月娥亦已历尽沧桑升任政务司司长以及行政长官,可谓香港历时最久的保育项目之一。

曾重建于1939年、是香港第三级历史建筑的中环街市,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842年香港开埠时现址南面的市集档贩,当时又称为“广东市场”,是为维多利亚城最早的街市市集。后来1850年代,因应大量因为太平天国而逃难来到香港的难民聚居,市集逐迁移至现均并兴建成新一代的“中环街市”,并于1858年投入服务。服务该区华人人口需求数十载,中环街市先后在1889年以及1939年再度重建。

中环街市见证香港城市发展

1939年重建后的中环街市一度是战后全东南亚最大的肉类市场,甚至是亚洲最大规模的街市;填海前德辅道西是为昔日的海边大马路,货物运送到码头都是直接运送到街市内集散批发,因此亦是当时供应港九重要的批发市场。

中环街市的设计风格亦是被认为揉合了30年代硕果仅果存的包浩斯(Bauhaus)建筑主义的现代建筑。整个核心的设计语言以“形式源于功能”为基础,亦即一切所有建筑部件的设计原则均以其功能为原则。因此四层高呈长方形状的街市设计,配合建筑物内长形的中庭,为挤逼、潮湿和局促的街市提供了光线和空气流通的基础。而且整座建筑物的设计语言都配合特定地功能要求,东西两面一排排的窗墙以及两边簷篷为街市遮挡了炽热的阳光和多余的雨水。这建筑物为香港的城市发展史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8月23日,中环街市完成活化,重开试业。(何家达摄)

历久经年的官僚主导城市发展

现在我们光临新的中环街市,可以回顾香港的街市变迁,目赌香港从一个小小鱼村发展成东南亚重要的现代城市。但中环街市发展过程除了见证香港走向都市的发展外,其实亦见证香港官僚化城市发展一面。

2002年底起,中环街市的大门便牢牢锁上,告别了繁华都市内别树一格的街市角色,等待各级官员发落。2005年起中环街市被政府拨入可拆卸勾地表供发展商申请,打算兴建商业大厦,却因为未有仔细研究街市价值而遭到香港建筑师学会发表报告反对。2006年德国驻港总领事卜百贺提出中环街市是德国包浩斯建筑风格的作品,并建议政府应该保留,方得到政府高层垂青注意相关价值。

2007年,林郑只身走到皇后码头会见示威者,为她赢得“好打得”名声。(网上图片)

甚至后来社会担心发展中环街市地段将引发中环一带的屏风效应,有关发展亦只是仅获城规会调低地积比率及设定高度限制。2007年皇后码头引发的争议方发现政府官僚对于整体的保育政策全无认知,直至2009年方在时任行政长官曾荫权2009-10施政报告中剔出勾地表并交由市建局进行活化保育。

及后,接手项目的市建局成立咨询委员会进行咨询,以今日发展的“城中绿洲”作为活化主题,但曾传出引进诚品书店不果,而且勘察后发觉原来大楼内结构老化不能承载天台绿化空间,需要就设计再咨询公众。最终诚品落户铜锣湾希慎广场,市建局招标后交由建筑师事务所与承建商组成“建筑团队”,而最终“飘流绿洲”方案直至2014年设计又因为未充份考虑到《建筑物条例》限制而遭否决,2015年再提交设计予城规会审议时工程又已经预期需拖至2020年方会初步落成。

市建局总监区俊豪表示,项目活化了13个原有档口,只复修残破部分,保留传统设计。(张浩维摄)

香港工程能否摆脱延宕命运

本来历史文化保育都是社会保留城市的过去和个性重要的过程,亦是老一辈可以借漫步都市向后生一代讲述昔日香港故事的重要机会,本是社会乐见的事情。然而中环街市的保育却一直好事多磨。整个项目由规划至落实历时超过十二年,工程造价由只是本来五亿变成超支几倍。不论是发展局、市建局、城规会、屋宇署都一直互相推诿,结果就是一幅位于香港核心位置的地段、承载著香港都市化历史的中环街市就丢空了接近两个十年,最终结果仍然是香港纳税人买单。

类似旷日持久的工程在香港并非第一次见。如果负责官员可以一早洞察保育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而市建局又可以早预备后备方案,将来会否可以避免这种“好事多磨”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