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推空气清新蓝图 关键在减路边废气
环保署周二(29日)推出新一份《香港空气清新蓝图2035》,虽然不难看见政府对于本港空气质素的愿景处处,但是政府过去多年的环保政策,是否足够令本港空气质素得以“清新”,至今仍然未有保证。
从数据看来,近年的本港空气质素的确有所改善。如以“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为例,2013年的一般及路边监测站读数为47及57微克/立方米,直至2020年已低至27及32微克/立方米,的确已达到2013年时减排15%至40%的目标。但是达标归达标,市民健康能否受到保障,其实是另一疑问。
然而部分污染物的减少,并不等于空气质素已达健康标准。例如在2013年的《香港空气清新蓝图》中,当时便指出2011年时的大气及路边二氧化氮浓度约为60及120微克/立方米,并推算在2020年时大气及路边的二氧化氮会分别低至40及80微克/立方米,而政府在2020年时亦已达标。不过问题是早在当年推算时,其大气二氧化氮的减排目标也只略低于新空气质素指标(40微克/立方米),而路边数据的估算更是高于指标近倍。因此就算2020年录得的二氧化氮数值确实减少,部分路边监测站数值仍依然高于指标的70%至85%不等。实际成果距离保障市民健康,仍有相当进步空间。
汽车废气未解决
本港人多车多,路面空气污染的隐忧并非一日之寒,环保署早在2013年的《香港空气清新蓝图》中已注意到路面汽车对空气质素的影响。不过从政府最新的《香港空气清新蓝图2035》中所见,香港的路边空气污染情况,可能须到2030年左右才能达成路边二氧化氮浓度底于4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香港路边若要回复“空气清新”,市民可能需要再等十年。
政府蓝图不只目标遥远,其所提政策亦未见新犹。当中包括例如重提推展《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继续淘汰老旧柴油商业车、资助安装减排装置等,但对于一直存在的庞大私家车数字,以及进展步伐缓慢的电动车更换及充电站建设落后的问题,《蓝图2035》都未见得能解决问题。本港现时有逾78万架已领牌汽车,但本港电动私家车数字仅约18,100辆,及至蓝图内提及的“EV屋苑充电易资助计划”,政府就算成功将所收申请涉及的100,000个停车位全部转为电动车充电站,其总数也只是全港75万个泊车位的不足七分之一。因此即使全球的汽车动力技术正在改进,它们能对香港的路边空气质素有多大影响,目前仍不宜过于乐观。
蓝图真能达成吗?
即使政府在空气质素方面,目前大体能够达成2013年所订目标,但在目前的政策步伐之下,它们能否继续赶及在2035年前达成另一蓝图,本已令人相当担心。加上除了《香港空气清新蓝图2035》之外,政府前前后后亦已推出多份关于未来环保发展的蓝图,包括《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等,无奈这些蓝图都无法兑现以前承诺,例如人均弃置废物量不跌反升,减废政策收效有限等。或许政府除了绘画蓝图之外,如何真正落实这些蓝图才是真正值得著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