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届绽放奥斯卡 韩流何以成功侵美?
第93届奥斯卡颁奖礼美国当地时间周日(25日)隆重举行,亚裔演艺人在颁奖礼中大放异彩。赵婷凭着半纪实式的公路电影《浪迹天地》成为首位华裔女性赢得最佳导演奖,而尹汝贞亦凭着以美国韩裔家庭为背景的《农情家园》,成为首位韩国女演员荣获最佳女配角奖,亚裔女性成为本年奥斯卡的大赢家。韩国电影更继去年《上流寄生族》赢取最佳电影及最佳导演后,再次拿下世界电影最高殿堂的大奖,再次向世人宣告韩国的文化影响力已是无远弗届,甚至可以反客为主反侵美国文化工业领头羊的奇迹。
事实上韩国在历史上一直为中国文化的附庸。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直至战败后南北分治,韩战爆发后美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率领联合国部队登陆仁川起,美军长期在韩国驻军,朝鲜半岛政局及文化亦难免受到中美两大强权的影响。韩国在1960至1961年李承晚及朴正熙两代军事独裁之间亦出现电影业的昙花一现,短短一年间便有大量讽刺时弊、反映社会不公之电影,其中由一代名导金绮泳讲述出身基层的女佣与中产男主人的不伦之恋情杀片《下女》更被视为韩国的国宝级电影。去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得主奉俊昊更坦言,《下女》为其开拍《上流寄生族》的创作灵感。
1962年朴正熙发动政变上台,并逐步实行遏制电影业发展的政策。军事独裁下韩国言论及文化空间陷于窒息,电影业发展一度低迷,更被形容为韩国电影“失去的二十年”。金绮泳亦转往地下,接连开拍《下女》三部曲,其中1972年的《火女》便为尹汝贞崭露头角的经典名作,为其赢得得锡切斯影展、青龙奖、大钟奖、釜日奖等肯定,为其今日的最佳女配角殊荣铺路。不过其于两年后结婚并跟随丈夫移民美国。而当时同时处于低潮的韩国电影亦只有在外国中汲取养份。香港的流行文化,如吴宇森的《英雄本色》便影响一整代韩国演艺人,间接勉励时人争取民主事业。
由粗糙到打入西方市场
随着军人独裁统治于1987年六月民主运动后结束,韩国电影业亦开始复苏。同年民主化后首位文人总统金泳三拟定一份总统顾问委员会报告,建议将韩国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出口产业加以大力援助。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更令韩国财阀由传媒及娱乐产业退场,一时间独立制片公司如雨后春笋,为韩国电影日后的百花齐放以至“韩流”文化提供土壤。同年反对派金大中首次胜出总统大选,韩国首度政党轮替,韩国宪法法院取消电影审查,釜山电影节首度开办,由八十年代民主运动出身的奉俊昊一代便成为影坛生力军,肩负振兴韩国电影业的使命。
1997年金大中政府推出《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以振兴韩国文化竞争力以及发展国民经济为由,大力扶持韩国影视、服装、美容、食品等产业,亦令韩国娱乐产业得到政府银弹政策的补贴,成为首先复苏并输出国外的重要产业。除了韩国电影以奉俊昊、金知云、朴赞郁等使用暴力、血腥、性爱元素之“极限电影”赢得国际口碑外,一系列韩剧如《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大长今》亦在千禧年代早期已制造席卷东亚的“韩流”现象,加之东方神起、Super Junior、Big Bang、Wonder Girls亦成第一代打出国际的K-pop团体。
不过千禧年代的“韩流”始终略嫌粗糙,除了新鲜感外其内容及其质素不比东亚其他竞争对手为高,除了在东亚蔚为风潮外,难以打流行工业领头羊入的欧美。不过韩国娱乐产业亦针对西方的口味,揉合东西、混和韩美的文化元素,又配合在美国娱乐界的市场推广及人脉,最终终于在美国抢滩成功。2012年平地一声雷的〈江南Style〉便加以K-Pop一贯的大量英语歌词、饶舌、唱跳、电子曲风,加上诙谐元素,成功吸引西方乐迷注意。〈江南Style〉证明K-Pop可以在西方音乐市场占一席位后,各个韩团亦开始逐一尝试打入西方市场。
“全球在地化”的韩流
当BTS防弹少年团去年成为首个登上全球Billboard 200强第一位的韩团,在美国流行乐坛上绽放光芒时,奉俊昊亦凭着《上流寄生族》横扫奥斯卡四大奖项。而《上流寄生族》的成功,亦为因其讲述贫富悬殊的阶级矛盾超越国界及语言,亦切合西方近年经济不平等的社会问题。加上奉俊昊老练的电影风格,亦令之更贴近荷里活口味。而今年获得多个提名的《农情家园》,更是由毕彼得的电影公司出资,由美国韩裔导演郑一朔执导,由韩国演员为班底,讲述韩裔美国家庭追寻美国梦的故事,也自然易为西方观众入口。
韩国流行文化风靡全球,既有其商业的成功元素,也有其历史及文化背景。自六十年代间昙花一现的韩国电影黄金期,其留下的文化种子一直由一代接一代的电影人傅承,并培育出奉俊昊、尹汝贞等人才。在高压统治下韩国电影人未有因而妄自菲薄,反而在邻近文化中学习及汲取养份。当国家民主化后,政府亦有意识在外国竞争中保护本土产业,大力扶助国内的流行文化事业。互联网世代文化传播能力加强亦为K-pop的东风,而韩国文化创作者亦没有囿于韩洋之别,而是海纳百川东西相容,真正做到一个“全球在地化”的跨文化文化产品。
最终韩国歌影视等产业终于能打入美国此全球流行文化工业的领头羊,甚至反客为主横扫众多奖项,正是其掌握到西方流行文化的心理及成功方程式,不论是歌曲以西方最流行的嘻哈、饶舌、电子,加上华丽的舞台及装扮、边跳边唱再配以简单英语歌词,成功俘获全球歌迷的耳朵,抑或是电影以荷里活的视感及叙事手法,加上西方观众有所共鸣的主题,亦为其成功关键。流行文化虽非如可口可乐般只有一种味道,当韩国流行文化能破解可口可乐的制成方程式,更创出一套更美观可口的品牌,其能风靡美国市场又岂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