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气泡|下月预计可去新加坡 出发日本是否有望?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香港与新加坡政府周一(26日)公布,双边“航空旅游气泡”协定下的专属航班将于五月二十六日启航,在两地疫情保持稳定下,逐步和有序地恢复跨境航空往来。加上官员早前表示,正与日本、泰国、澳大利亚、纽西兰等地探讨建立旅游气泡。在疫情期间受入境管制措施影响的旅游相关产业,或能随着旅游气泡的逐步扩大而松一口气。

旅游及其相关行业是本港的经济重点,新加坡旅客在过去带来的经济收益不容小觑。根据入境事务处资料,从2015年起到旅游业受社会运动影响的2019年之前,新加坡便是东南亚之中第二多旅客访港的国家,每年有48万至52万不等的过夜旅客来港,若成为首个开放旅游气泡的地方,的确好处不少。

旅游气泡经济受惠

这四年间新加坡的到港过夜旅客平均每年在港消费高达32.5亿元,尤其在酒店住宿及饮食方面每年平均消费更分别有约12.4亿及9.3亿港元。在本港经济的复苏路上,旅业逐步重启是不能避免的一环。

既然旅客能够带来如此可观收益,香港政府便应为更多的双边游旅游协定努力。现时本港仍有近26万人失业,消费及旅游相关行业的失业情况依然严重,其中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业失业率便高达10.7%,如何为这些旅游相关行业谋求出路,肯定是政府的当务之急。单是港府正在协商的日本、泰国、澳大利亚、纽西兰四地,它们在2018年便有近181万人次在港过夜,为本港创造近103亿元收入。香港与新加坡的合作,正是政府在防疫与经济之间作出平衡的一次尝试,港府应好好累积经验,为之后与其他地方的旅游气泡作好准备。

本港亦要首先做好防疫本份,才有望争取与外地互通旅行。(资料图片)

谨慎防疫预备重启

不过在将旅游气泡扩大之前,本港亦要首先做好防疫本份,才有望争取与外地互通旅行。近日香港在检测与防疫上仍屡现漏洞,例如早前的检测“假阳性”事件若在气泡期间重现势必遭致“熔断”,从而无端打乱旅客行程。至于检疫酒店出现疑似走廊播毒以至引发社区感染事件,亦会严重打击外地政府和旅客对本港防疫的信心。

此外,其余国家是否放心让国民来港,本港的疫苗接种普及程度无疑也是其考虑因素。根据新加坡与香港两地政府最新数字,新加坡每100人已接种的剂量高达37.8份,比较香港的16.7份高出超过一倍,而且这个差异还是在新加坡接种疫苗对象范围比较香港为狭的前提下发生。如果本港疫苗接种率继续追不上其他地区,很大可能影响跟其他地区商讨气泡安排的进度。

在一方面,港府固然要从速改正现存问题,在检测上压低检测承办商的出错机率,防疫上也应从隔离酒店、到港安排等避免未打疫苗、未经隔离的到港旅客有社区接触。但在另一方面,广大市民若想外游自然需要先打疫苗,但留在本地不外游者无论出于防止疫情输入抑或保护自身之故,他们亦应该在个人身体状况容许的情况下尽早预约接种疫苗,这样才算对本地经济和社会负责,以防疫情反弹,令旅游气泡功亏一篑。